第17章(第2/6页)

陈阳没提陈小鹏,只说:“咱们家又是肉,又是鸡蛋白米粥的,关起门来吃,免得别的人看了嫉妒。你想,你看到别人顿顿大米饭,你一天三顿都是玉米糊糊,你是不是会不开心?”

陈福香想起陈小鹏吃鸡蛋,她只能干看着的时候:“嗯,不开心。”

“这就对了。不开心是很正常的表现,福香不开心过一会儿就忘了,但有的人他不会这样。他会嫉妒别人比他吃得好,过得好,甚至会生出歪心思,比如看到咱们家的兔肉还没吃完,等咱们不在家的时候,就摸进来偷我们的肉啊。所以为了不引起别人的嫉妒和眼红,以后咱们吃好的都进屋关上门吃。”陈阳把这个道理掰碎了讲给陈福香听。

以前,他是不会这样跟妹妹讲的,因为太深奥了,妹妹听不懂。但现在他想试试,她今天听不懂也没关系,多讲几次,她也许就懂了。

但陈福香的领悟能力超乎了他的想象。

她点着小脑袋:“我知道了,要是被陈小鹏看到了,没吃成肉,不高兴就会揪我的辫子,还会来抢我的鸡蛋。”

“对,就是这个理,不止陈小鹏,其他人也可能会嫉妒你比他们过得好。”陈阳很高兴,他只说了一遍妹妹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要是他早点花心思教她,也许妹妹早就变聪明了。

陈阳深深地懊恼,更加坚定了要教好妹妹的决心。

可是凭他的水平,恐怕不行。

陈阳想起昨晚教陈福香识字,结果反过来要她教的情形,尴尬了。他都不好意思再把书本摸出来。

忽地,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福香,我送你去上学好不好?”

“上学?哥哥是想让我去学堂吗?”陈福香手里剥鸡蛋的动作停了下来,抬头专注地盯着陈阳。

陈阳点头:“对,在那里有专门的老师教福香哦,福香可以跟着他们学到很多东西。”

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教不了,那就让老师来教。而且上学了,福香白天也有了固定的事情可做,他在外面干活也不用担心妹妹一个人在家被欺负或者跟着别的孩子乱跑,找不到人这种情况。

至于福香变聪明了,可以上工干些轻松的活挣工分这个,陈阳完全没想过,在他心里妹妹还是个孩子。

唯一的问题就是,福香这年龄去念小学低年级可能太大了点,身边都是不懂事的鼻涕娃,天天跟着他们一起玩泥巴会不会变得更幼稚更天真啊?

可放到小学高年级或是初中吧,一来,他怕福香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达不到学习的目的,二来又怕这些大孩子欺负妹妹。

哎,家里有个天真可爱单纯的妹妹真是让人操碎了心,可真是个甜蜜的负担。

“可是,念书要花好多钱的吧,咱们家有钱吗?”陈福香担忧的声音打断了陈阳的思绪。

陈阳抬头:“你从哪儿听说要花很多钱的?”

陈福香眨了眨眼:“三娘啊,她以前总说上学也要花钱,家里好穷。”

还有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想考秀才,得举全家之力才能供养得起来。不过这儿的小孩好像大多都会念几年,但不考秀才,也不像以前那样考上秀才家里就风光无限了。

陈阳轻嗤:“你别听那个女人瞎说,她是故意卖惨哭穷,怕别人知道她有钱呢。你看这次分家她不就拿了55块给我们吗?那女人嘴里没一句真话,福香你以后别相信她说的任何话。”

陈阳趁机给她灌输人心险恶这个道理。

陈福香恍然大悟:“这样啊,还是哥哥聪明,福香就被她给骗了。”

他妹妹还真是可爱,陈阳抿了抿嘴:“那福香要不要去上学?过完年,你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上吧。”

谁料陈福香摇头拒绝了:“不要,我不上,哥哥去上,哥哥上了学有出息。”

陈阳可不干,他一个18岁的男人了,坐在一堆小萝卜头中间,会被人笑死的。再说他还要挣钱养家糊口,哪有空上学。

“福香乖,哥哥是大人,怎么能跟去跟小孩子们一起上学呢?还是你去吧。”

陈福香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要,哥哥去,福香想让哥哥去,哥哥不要怕,有老伯伯跟着一起念书呢。等你考上状元,我们家就发达了,福香也跟着你享福。”

以前烧香拜佛的人都这么说。每次到了大考小考的前几天,平安寺可热闹了,好多人来烧香祈福,有替丈夫祈祷的也有替儿子孙子祈祷的。还有一个五十多的老太太,跪在菩萨面前,祈祷不管是她相公还是儿子、孙子,能中一个就好。人家爷爷跟孙子一起念书都不觉得不好意思,哥哥的脸皮咋这么薄呢!

“瞎说什么啊,哪有老伯伯上学的,还状元呢,这年月哪还有状元。”陈阳摇头,他这个妹妹还是傻啊,看,才说几句呢,就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