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大人大量(十月十三)(第2/3页)

“爹知道,”谢尚苦涩道:“但他也没什么好办法。爹跟我说大不了咱们一家子脱族。”

“脱族?”云氏呆了一刻,想明白这确是男人能干出来的事又问:“那这事现在怎么说?”

“上回太爷爷出面让爹给大伯迁坟算是暂时码平了!”

“那就好!”云氏长出了一口气。两个儿子都是她的命,一个也不能给人!

“但我却觉得不好。”谢尚不忿道:“咱们一家子人劳心劳力的经营族产,为氏族打算,这些人凭什么一边拿着我和红枣写的书去考科举赚出身,一边算计将咱们取而代之?”

“而且事情败了后还没得一点损失,反倒是咱们一家子白赔在里头担惊受怕?”

“天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

想着上回谢尚哭肿的眼睛,红枣点头认同——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伤心未到时”。

谢尚的眼泪不能白流,这笔账确是得好好算算!

“这书原就是我和红枣写的,”谢尚理直气壮道:“现白给他们读却换得了这么一个结果——娘,我觉得不值当!”

“远不如拿来给自己挣个文名!”

“只有我站得够高,高到一个氏族得依附我而存才能彻底消了这些鬼魅伎俩。”

比如他太爷爷那样!

而案首和解元就是谢尚现在先斩后奏的底气,谢尚还真不信他太爷爷、他爷会真的拿能他怎么样?

“对!”

红枣听得热血沸腾,不禁鼓掌叫好,然后被她婆横了一眼后又讪讪住了嘴。

谢尚却是看笑了,替媳妇描补道:“娘,您别责怪红枣,她只是为我不平。而且我刚说的事她都不知道!”

眼见都这时候了儿子还一心护着媳妇,云氏没好气道:“你还是先想想你自己吧!”

“我没事!”谢尚满不在乎地道:“娘,我刚告诉您这件事,只是不想您在爷爷提起这事的时候担心。”

“三叔在府城的时候去过甘回斋,还买了五套书。现就看他怎么把这事漏给爷爷了!”

云氏原就厌烦三房人,现听得这话便道:“你有主意就好。快别在我这里跪着了。尚儿媳妇,你搀尚儿起来!”

“我现就问你一件事。”

“这事你爹知不知道?”

“娘,”谢尚避重就轻地选择性回道:“我上回信里告诉了爹。爹还没有回信。”

云氏是这世三从四德的典范。她听说男人还没指示就理所当然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了。一会儿你爷若是问起来我就说不知道!”

“本来这事我也确实不知道!”

红枣……

谢尚倒是见怪不怪,反和搀扶他的红枣道:“你和娘在一处,记得也什么都不知道!”

红枣……

谢尚的准备没有白费,当天晚上大房的家宴虽说其乐融融,但次日一早,谢知道便在早请安时忽然问谢尚:“尚儿,你印了《四书文理纲要》市卖?”

谢尚承认:“是,爷爷!”

原积了一肚子气的谢知道看到不卑不亢颇有其父之风的孙子忽地冷静下来——他那糟心儿子每回搞事也都是这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行。

“出书这么大的事,”谢知道缓和了语气:“怎么事前都不说一声?”

谢尚漫不经心地笑道:“一本《四书纲要》罢了,还是我八年前写的,算什么大事?”

看着谢尚连语气都和儿子一模一样,谢知道不禁头疼——明显的有备而来有恃无恐啊!

不过细想想他是能打呢还是能骂?

孙子不比儿子,原本就隔了一层,偏尚儿打小又是跟他爹和儿子长的,到他跟前的时候不多。

但指望儿子管,谢知道头更痛了——儿子原就宠着孙子,加上上回过继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想到过继,谢知道心里蓦然一动,然后不自禁地打量谢尚。

看到谢尚眉眼间和儿子年轻时如出一辙的盛气,谢知道瞬间恍然。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尚儿打小就是个跟他爹一般争强好胜的性子——只娶了媳妇后方才收敛了些。

但实际内里一点没变。

只看这孙子几年来连通房都不要憋着劲地读书,科举不是案首就是解元就知道他这脾性好强着呢——比他爹当年还更好胜!

先儿子为过继的事还跟他闹过脾气,这孙子看着闷声不响,但实际里想必也没忘,搁这里等着他呢!

比他爹还沉得住气啊!

几件事关联起来一想,谢知道很快就做出了决断——他管不了!

儿大不由爷,更何况是孙子。

这孙子就叫儿子头疼去吧!

不过作为家长当着人该走的过场还得走。

“尚儿,”谢知道好脾气地又问:“你说你印书就印书吧,干啥把你媳妇的名字也给印上,没得教人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