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好女如佛(十月初七)(第2/3页)

而尚儿媳妇面如满月,目若青莲,低眉生慈,回眸肃穆,步步生莲,吐气若兰,行则上善,动则若水——思及当年男人说尚儿媳妇大德转世的话,云氏点头赞道:“尚儿媳妇你心怀慈悲,后福无穷。这书既是你为你贺寿所印,那我也随缘助印几本吧!”

说着话,云氏便叫丫头拿了五百两银子给红枣。

红枣见状颇为尴尬——她是打算拿这《中馈录》卖钱的好吧!现她婆让散书,她今年还怎么卖?

看来她再想赚钱,得等明年,或者再出精装本了!

云氏自己都出了五百两,红枣和谢尚少不得也出了五百两。雕版的钱另算,一千两印了两千本书。

考虑到菜色的地域性,红枣拿五百本发往京师,五百本发去府城,一千本留在雉水城。

云氏的生辰在十月十三。

十月初六谢允忻迎娶鲁氏,次日早晌众人齐集三房的及第院喝新媳妇茶时,红枣与鲁氏的见面礼里便有一本《中馈录》。

“忻嫂子,”红枣笑道:“这一本《雉水谢氏中馈录》记载了我们家的家常宴席菜色做法,我拿一本给你得闲瞧瞧!”

鲁氏作为刚进门的新媳妇,内心里正是各种惴惴,闻听此言,自是欢喜——有了此书,她下厨首秀就有参照了,而且跟丈夫也有了一个不错的话题……

鲁氏当下感激道:“多谢尚弟妹!”

五月底进门的谢允怡媳妇范氏见状不满意了——过去三个月,她因为厨艺没少受她婆婆李氏的挑拣。

因为三房谢允青媳妇姜氏早早有孕的缘故,近来李氏的脾气着实有些不好。

范氏半真半假地跟红枣抱怨道:“尚弟妹,你既有这么好的书,怎么也不与我一本?”

红枣乘机解释道:“怡嫂子,这《中馈录》原是为我娘四十整寿印的,才刚印好,你需要的话,我回头拿一本给你!”

范氏……

李氏瞪范氏一样,暗恨她多嘴,脸上却挂笑和云氏打听道:“大嫂子,你过寿还印书?”

云氏笑道:“我也是家来后才知道尚儿媳妇把我先前教她的家务加上这几年她管家的心得不声不响地编了本《中馈录》给我贺寿!”

“实在是尚儿媳妇这孩子孝顺,不然我一个妇道哪里想到印书啊?”

被秀了一脸的李氏……

看到云氏的春风得意,在场妇人再一次体悟到前所未有的心塞——她们的儿媳妇全都是棒槌!

就是老太爷也来了兴致,问谢尚道:“尚儿,你媳妇写了本《中馈录》?”

谢尚自豪道:“是啊,太爷爷,还是我给做的序呢!”

“哦!”老太爷兴趣更浓了:“那你也拿一本来我瞧瞧!”

老太爷都开了口,谢家十三房人自是个个讨要。

红枣一一答应,回房便让陆虎现搬了两百本来,各房送了十本。

下剩的七十本,红枣数了五十本让陆虎送去桂庄给她娘。

听说送来的书是红枣所著,收书的王氏还没说话呢,一边的李满囤已然兴高采烈地答应道:“陆虎,你回去告诉小姐,就说这书我一会儿就替她全散出去!”

陆虎答应走了,王氏放抱怨李满囤道:“胡说什么呢?咱们闺女写的书,咱们自己不得留几本啊?”

“全散出去?不然别人问起来你都知道里面写了啥?”

王氏的话给李满囤提了醒,他拿起一本书打开,入眼便是谢尚的序。

“太太,”李满囤忍不住欢喜道:“这序是红枣她女婿写的,我给你念念啊!”

看到序里所言红枣这书是受云氏教导所写,无论李满囤还是王氏都有一刻的沉默:他们的女儿,结果却是受婆婆的教导而成才,他们无能啊!

但看到第一个菜色红烧肉的做法详细到肉怎么洗,调料怎么约之后,王氏忽然流下了眼泪。

李满囤见状自是吃惊,连忙问道:“太太,你怎么了?怎么突然伤心起来了?”

王氏擦眼道:“老爷,我只是想起先前我刚进门,娘第一回 让我煮肉,当时我若有这一本书,这一本书……”

想到伤心处,王氏禁不住嚎啕起来……

李满囤闻言也是伤感,心道:是啊,当年若是有这一本书,他媳妇也不至于被他继母排暄得摸不着锅铲。

忽而想起刚刚序里的话,李满囤又翻回去看了一回,然后便跟李贵中看到红枣新送的糖果一样两眼放光道:“太太,这书是红枣给你写的,给你写的啊!”

王氏怔愣得忘了嚎哭,两只红眼珠子瞪着李满囤静待下言。

“你看这儿,”李满囤激动得手都抖了:“‘母教女、婆教媳,甚或父教女,夫教妻’,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不得母亲教诲的女儿,不得婆婆教导的媳妇,可以通过父亲或者丈夫念这本书来学会厨房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