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我还小呢(十一月初九)(第2/4页)

她儿子李贵富已经议好了亲,就等腊月里办事。

女方是钱氏嫂子关氏的内侄女儿关小红。

关家村里有地,城里有铺,家业细究起来高了李满园一头。但关小红的爹娘和兄弟看中李满园家人口少,而准婆婆钱氏的心够大,舍得在家里买的人生产的时候再买个小寡妇家来干活,还给下人做月子,不是那吝啬刻薄之人,女儿嫁过来不吃苦不受气。

关家给关小红陪嫁里有一套城里宅子。李满园爱面子,加上又只贵富一个儿子,便许诺聘礼下六六大顺——三十六吊钱。

关小红的娘有金头面,李满园为了议亲时不输于人,便给钱氏也买了一套金头面。

于氏看到钱氏的金头面,不自觉地便比了比大小。直等发现自己的头面更大后于氏方才舒了口气——终没再叫钱氏越过自己去。

钱氏冬节那天就看到陆氏、江氏都戴了金头面。故而她今儿看到于氏也戴着金头面并没觉得奇怪——她婆原就是这样一个人。

倒是对于郭氏还戴了副银头面,钱氏倒是心里掂量了一回。

算出郭氏手里的钱不至于置不起一套金头面,钱氏便觉得郭氏变了,再不是先前那个事事抢于人前的要强人了。

看一眼郭氏身后的李玉凤,钱氏领着两个女儿向大嫂子王氏走去。

撇开家业,单论个人意愿,钱氏也更愿意和王氏一道,毕竟王氏除了爱听两句奉承话外,从未算计过她,而是与了她家许多的好处——她闺女金凤能长成现在这样实在是多亏了大房送的羊奶。

王氏、贵中、于氏、钱氏、金凤、桂圆一辆车。郭氏只王氏不待见李玉凤,自和女儿上了陆氏和江氏坐的骡车。

钱氏的奉承也消不去王氏心中的闷气。

散席后王氏私下里和红枣吐槽于氏,红枣看看一旁的李贵中,劝慰道:“娘,一套头面而已。没人会因为多得一套头面而发财。”

“比如当初咱们分家,那占了咱们地和宅子的人现在有你和爹发财吗?”

王氏一想还真是,不觉冷哼道:“果然,还是俗话说的‘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

红枣笑:“娘,你这不是挺明白的吗?”

“你看你和爹现在的日子多好。府城都置下两套宅子了。而弟弟也大了,正是认字的好时候。”

“娘,你得闲教弟弟认认字,背背书,将来弟弟出息了,才是你的大福气。”

“娘,跟你的大福气比起来,一个才二十来两银子的头面又算个啥?”

红枣知道她娘心中的怨恨——说实话,红枣自己也很厌烦于氏,红枣挺愿意跟她娘一起吐槽于氏,发泄发泄心中的郁闷。

但做人,特别是一个母亲,不能只顾自己痛快,现她弟李贵中就在跟前,而且还是三观待建有样学样的年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红枣前世虽只在同事桌上瞧过几回封面,但印象极深。

红枣可不想她弟将来长歪,方才开解她娘——于氏比她弟,无异于老鼠对玉瓶。

所以不是她要圣母,而是人间不值。

提到儿子,王氏想起李满囤买回来的书里讲的贤母教子的故事终没再提于氏。

红枣见状方放了心。

十一月初七,锦书送来红枣和谢尚的新狐皮褂子。

两件狐皮褂子,都是大红水波纹羽纱面。这大红羽纱是谢子安从京里新捎家来的料子,由鸟羽和蚕丝所制,特别轻薄,而最妙的是雨水落在上面可自然滑落,不内浸,是做雪褂子的极好材料。

新雪褂子一上身,红枣就感受到无以伦比的温软轻巧——比她大红星星毡的白狐皮足足轻了一半,但毛绒的温暖感却是有增无减。

这大红羽纱,红枣心说:和她的火红狐狸皮真是绝配。

十一月初九谢尚便裹了这大红羽纱的青狐皮雪褂子跟着谢子安坐马车去赤水县——官轿太小,而谢子安让谢福新做的可坐可卧的大轿还油漆未干。

谢子安谢尚父子俩想一路做伴说话就只能坐车。

上车后,谢尚立便把脸贴到他爹的貂褂子上狠狠揉搓了一回。

谢子安含笑看着,任由儿子做妖并不制止。

直待谢尚过足了瘾,安静下来。谢子安方才看着抱着自己胳膊不算还把脸偎在自己身上的儿子问道:“喜欢?要不要我脱下来给你过过瘾?”

谢尚闭着眼睛拒绝道:“不用。将来我自己挣!”

谢子安不客气地嘲笑道:“那你现在还抱着我胳膊干啥?”

谢尚忍不住笑道:“爹,你让我先感受一回这貂皮,往后念书才有目标!”

谢子安笑:“那你可要好好用功了。你这辈子只有高中一甲,才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