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冬至大似年(十一月初一)(第3/3页)

没错,今天因为过节的缘故晚饭得去五福院老太爷处和其他十三房人吃团圆饭。

既然是团圆饭,那一家人必得在一处吃饭——与重阳席一样,今晚的男席和女席摆在五福院正院现搭的暖棚里,然后中间以人高的熏笼和金桔树隔开。

所谓熏笼就是一种在烧着的炭火盆上倒扣了个竹编笼样的取暖器。

熏笼比一般火盆的好处是有竹笼的阻隔,不会烧坏周围取暖人衣角。

红枣第一次瞧见熏笼,不觉有些好奇。

红枣走近熏笼,随即便感受到熏笼辐射出来的温暖。

这玩意倒是蛮暖和的!红枣心说,然后又拿手小心触碰熏笼,等感受到熏笼并不似自己所想的烫手候红枣干脆地把整个手掌都贴了上去。

看到熏笼上的孔隙,红枣凑过去往里张望。

看到笼底烧得发白的火炭,红枣禁不住想:不知这熏笼里的炭是不是就是梓庄出的梓木炭?

这许多的熏笼,想必今晚得烧不少的炭吧!

不少的炭!心念转过,红枣忽地想起一件大事——酒棚里放这许多的熏炉,不会煤气中毒吗?

“娘,”红枣四下打量一圈低声问云氏:“棚子里这许多的炭盆,可怎么没装烟囱啊?”

云氏闻言一愣,转即没事人一样地言道:“这梓木炭又没烟,要什么烟囱?”

“再说这人进人出的,即便真有炭气,也都带掉了。”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红枣心说:没烟也不代表就没有啊!

不过只要保持空气流通倒确是不怕。

但安全起见,还是得安个烟囱,所以,她得想法子给小透明一氧化碳刷个存在感。

回想一刻中学化学书,红枣觉得证明一氧化碳存在的实验有点难——她得先收集到一氧化碳才行,而且证明一氧化碳存在的方法还是通过燃烧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生成沉淀。

所以,红枣想,她为啥不直接拿二氧化碳来证明没烟的炭也是有炭气的呢?

横竖炭燃烧会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现条件有限,她分离不了两者,便把两者暂先混为一谈也是无可厚非。

抬手叫来碧苔,红枣和她耳语了几句……

俗话说“冬至大过年”。冬至有似过年一样有给长辈磕头拜节的风俗,俗称“拜冬”。

今日晚席的开场便是集体“拜冬”——所有人一起跪地给老太爷磕头。

跪在丫头拿来的拜毡上,红枣头磕在地上,眼睛却睁开骨碌碌地打量身后的动静。

看着身后连丫头在内乌压压的人头,红枣不觉感叹老太爷渣归渣,却得承认是个牛人!

拜好老太爷,接着便是拜远在赤水县的大老爷谢知道和大太太吕氏,然后又拜二老爷谢知遇和二太太…

总之晚辈集体拜长辈,即和拜老太爷一样,晚辈给坐着的长辈磕头,而平辈间则集体互拜,即一般辈的围成一个圈然后同时磕头——红枣辈分低,偏谢家人口还特别多,她一个长辈磕三个头,前后怕是磕了有两三百个头。

好容易磕完同辈的集体互拜,红枣在锦书和芙蓉的搀扶下站起身,整个人都是晕的。

她两辈子加起来都没今儿一天磕得头多!红枣晕乎乎地想:想当年她去佛岛朝圣,岛上三十三个寺庙全部磕完,也才九十九个头——她当年咋就觉得这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看来这人的潜力,还是得逼一逼才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