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李满园家上梁(四月初十)(第2/3页)

李贵雨的塾师原是庄户出身的秀才,且考中秀才时已年过三十,故而李贵雨的师母也是庄户出身的天足。

李贵雨原没在意脚大脚小这件事,但今儿听李贵强这么一问,便莫名觉得自己的塾师就矮了李贵富塾师一头,一时间竟是不知如何回答。

李玉凤也在酒席里。今儿她和同族的女孩子们坐在了一起。刚李金凤刚出来时,李玉凤就听到同桌女孩子们小声的惊叹声,而待开了席,这议论就更多了。

“嗳,刚你看到了吗?金凤妹妹的鞋是大红色的,鞋面鞋帮还绣了花,好好看啊!”

“是啊,她的脚看着真小巧啊!”

“金凤,这是裹脚了吧?”

“小脚真好看,怪不得城里姑娘都要裹脚呢!”

……

“玉凤姐,金凤是不是和你姑海棠一样裹了脚?”

为刚刚一句城里姑娘戳中心肺的李玉凤没想到问题会问到她头上,当下下意识地应道:“是啊!”

“玉凤姐,红枣今天怎么没来?她也裹脚了吗?”

“红枣是受凉了,她没有裹脚。”李玉凤嘴上驳斥得大声,心里却有些发虚——她家几房人就数她大伯家最发财,红枣也是她姐妹中最有机会嫁进城去的。现金凤都裹了脚,没道理红枣不裹啊!

如果红枣也裹了脚,那姐妹里是不是就只有她大脚了?

猝不及防地,李玉凤感到了恐慌。

喝了几口酒,李春山想起刚才的事就问李满园。

“满园啊,”李春山问道:“好好的,咋想起给金凤裹脚了?”

“咱庄户人家裹啥脚啊?瞧孩子瘦的,都没个人形了。将来可怎么说婆家?”

“二爷爷,”李满园陪笑道:“我花钱给金凤裹脚就是盼她将来能嫁个好人家。”

“这城里好人家娶媳妇都只要小脚。我这不是盼着金凤能嫁进城吗?”

“金凤现在瘦不要紧,等过了这一阵儿,我杀几只鸡给她好好养养,把她身子给养回来。”

“城里娶媳妇都要小脚?”李春山疑惑了:“不能吧?”

李春山年岁大了,家常并不进城。而他年轻时进城也都是在杂货铺和北城门外活动,确是没见过小脚妇人。

“真是这样的,二伯。”李满园挠挠头,思索当如何证明自己所言非虚。目光扫过邻桌的李贵林,李满园赶紧道:“二伯,不信您可以问问贵林。贵林在城里念过书,知道城里的事情多!”

李贵林无故被点名,只得放下筷子。

早先李贵林在城里读书时没少听青春少年的同窗私底下议论小脚,甚至还引经据典、吟诗作赋。其间,李贵林虽多是旁观,但懵懵中也知晓了小脚。

后来李贵林交好的同窗里有两个娶了小脚媳妇。他们结婚还请李贵林去观礼吃席。故而李贵林确实在新娘子下轿的瞬间惊鸿一瞥地见识过小脚。李贵林也是如此方知晓大家闺秀的小脚确实是比庄户人家姑娘的大脚纤巧薄弱,楚楚可怜。

李贵林是真心以为裹脚是女子四德里的仪容德行。在早年结婚时李贵林还曾可惜他家庄户,他娶不到城里的小脚女子。

前几天,李贵林在李高地找他打听城里裹脚的时候,李贵林听说李金凤裹了脚颇为欢喜,很说了些女人裹脚的好处。

但今日,李贵林瞧到李金凤形销骨立,摇摇欲坠的模样,心里却是一突——圣人教导女子德言容功为的是让女子正身立本、端庄有礼、持家有道,这金凤妹子裹脚裹得只剩了半口气,是咋回事?

李贵林不知究竟不愿多言,但被李春山询问又不得不说,只得硬着头皮答道:“二爷爷,我先前确是听说城里富贵人家相亲要看脚。”

“城里人管这叫‘品头论足’。这‘品头’就是看女子的样貌,这‘论足’就是看脚。”

“因人的样貌都是天生的,这脚却是后天缠裹的,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该有的德行。所以这城里人以为这脚比相貌更为重要!”

耳听李贵林也如此说,李春山终没了言语。

李高地闻言心里也跟着舒坦了不少:贵林人前也如此说。可知这裹脚确是城里的风俗。而满园处事也不全是糊涂。他已知如何为儿女打算!

于是,李高地端起酒碗高声道:“咱们别光顾着说话啊,喝酒喝酒!”

李满囤跟着端起酒碗喝了一口,心里则在琢磨刚李贵林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个词。

李满囤买下的柳叶巷的宅子就有二门,其中,二门离大门足有一丈多远。

难怪街面上看不到小脚妇人,李满囤心说:原来是都嫁到富贵人家去了。

眼下族里只李满园家的李金凤裹了脚。李满囤想详细打听裹脚的事,便就只能问李满园。但今儿李满园家上梁,找他喝酒的族人连绵不断,李满囤想了想,便决定这事不急,现还是先和人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