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暖房饭(第2/3页)

所以,一时间竟是没话。

红枣虽然不大喜欢钱氏,也不关心三房的将来,但想着前两天吃饭时钱氏那鼓得都快炸开的肚子,终还是抵不过自己的良心问道:“三叔,我三婶也是一起去吗?”

这世界可没有前世的月子会所,能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一条龙的围产月服务。

这年月,女人生孩子都是挣命,做月子更是拼人品––生到男孩才有月子,若生个女娃,呵呵,就只有日子了––能一天三顿按时吃得上饭,都是前世烧香了。

“当然,”李满园道:“她不去,谁做饭啊!”

“我就是托了牙子买人,也得有她在一边看着啊!”

“嗯?”李满囤插言道:“满园,你要买人?”

眼见说漏了嘴,李满园只能干笑:“大哥,我家这不是人手少吗?”

“我买人,也是为了回来干活!”

“大哥,你先别和爹说!”

李满囤倒是理解李满园的苦衷。今夏他自家枸杞烂在地里就是因为人手不够,加上现在王氏怀孕,他也请了于曾氏来家帮忙。所以李满囤点了点头,算是给李满园吃了颗定心丸。

既然知道兄弟要搬家,李满囤也不能在家干坐着了。正月初八一早,他就去庄子借了骡车,然后帮着李满园拉了一天的家什。

现在的李满囤已经能自己驾驭骡车了。

正月初九这天一早,李满囤又驾着骡车帮李满园拉了钱氏、李贵富、李金凤和一车衣裳棉被进城,然后又折回来接了王氏、红枣以及二房的李贵雨、李贵祥、李玉凤进城,郭氏带着李贵吉则和李高地、于氏一起上了李满仓的牛车。

李满园的这处宅子,是个方方正正的院子。

南房倒座三间,中间一间就是大门,两边的两间则做了柴房。因临时决定来住,柴房几乎是空的,所以暂时便充了牲口房,一间栓了李满仓家的牛,一间栓了李满囤庄里的骡子。

三间正房,中间堂屋,李满园、钱氏住西房、李贵富住东房。

东西厢房也是各三间。和老宅一样,东厢房近正屋的一间做了厨房。李金凤则住了西厢房的头一间。

李满园早来三天,故而几间屋的炕现都是热的。且李满园昨儿又找了这条巷子的挑水工,说好了一天五文钱,早晚各送两担水来用,所以今儿钱氏进门不一刻,就得了水,做上了饭菜。钱氏对此非常满意,她觉得进城真是进对了!

心中大石一去,钱氏整个人都轻快起来。

等红枣他们到时,钱氏的席面都备好了。

李高地进宅后四下瞧过,眼见三儿子家除了柴火积得少了一点儿,其他都还富足,心里的一点疙瘩终是消了不少––无论如何,儿子能进城,都是好事!

于氏瞧见钱氏脸上的笑,心里不大受用。她想通过分菜来展示自己的权威,结果却发现席面上的鸡鸭也都似前几日族里请客一般都已经切好装盘––压根就没她发挥的余地。

郭氏昨儿自她娘哪儿得了主意,心里有了成算,倒是不再那么艳羡钱氏。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钱氏要一个人生孩子做月子,外加带两个半大孩子,这份罪也不好受。

李玉凤特别羡慕李金凤的屋子——白天,炕就能烧这么暖。她家,有她爷管着,她屋的炕,白天都只有余温。而她为了取暖,便只能待在厨房和织房干活。

吃着饭,李高地便和李满囤说:“满囤啊,满仓的房子,就在前面。一会儿,你也过去瞧瞧。”

“还有,你的宅子,若是离得不远,我们也都去认认门!”

李满囤一想也是,当即笑道:“爹,咱们饭后喝了茶就去。”

“我那宅子空着没人住,也没个热水。”

饭后先去瞧李满仓的宅子。李满仓的宅子在谷梁巷,离李满园家所在的公羊巷就隔了一条春秋巷子。所以,也不必套车,一家人,除了钱氏留下看家外,都是步行前往。

李满仓的宅子大门堂只有一间,门后一棵很高的柿子树,树上竟还挂着不少红红黄黄的冻柿子,看着和小灯笼似的,着实喜庆。

柿子树下有口井。许是没人走的缘故,井台上年前的积雪都还没有化尽。

李满园瞧见柿子树,二话不说立上前摘了一个,然后随手便撕了外面的皮,啃了起来。一边吃李满园还一边批评:“哥,这年都过了,你这柿子咋还没摘?”

“再不摘,可就都要坏了!”

“这不年下没时间吗?”李满仓道:“今儿回家后拿了竹筒,明后儿来摘。”

“这柿子甜,”李满园道:“清明前,哥,你得帮我从村里拉几棵果树来,我那院子也种几棵,吃起来方便。”

李满仓点头:“行。我这宅子里也要加种果树。到时候,咱俩个一起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