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白切羊肉(第3/4页)

横竖也就五年。于氏想得开,唔,不,也就四年工夫了,现在都年底了。到时等族里开了祠堂后,她还不是想啥有啥,应有尽有。

今儿钱氏也来了上房。近来,因为每天去井边排队等水洗衣洗米,钱氏的脸颊和往年的王氏一样,早早的生了冻疮。幸而她人机敏,感觉到不对就拿立布包了头脸,然后又与自家货郎哥哥讨了冻疮药涂抹。所以,今儿钱氏的脸颊虽有几处红肿,却未曾溃烂,勉强还能见人。

钱氏不羡慕王氏的衣裳,她只羡慕王氏光洁的头脸––王氏家里有井,这样的天,不用出门,水就能随便使。

开春建房,钱氏想,她一准的要打一口井,似今年这样要水没水的罪,她是再不想受了。

居移气,养移体。王氏近来和余曾氏一处做活,没事就能听到余曾氏对自己满口的恭维和艳羡,个人自信颇涨了不少。

现她眼见自己一身内外四层新的细布长棉袍,而上座的婆婆和两个惯常说嘴的妯娌都还只是家染的蓝粗布短罩褂,王氏这往年畏婆婆怂妯娌的毛病竟减了不少。于是她极大方的在堂屋给公公婆婆行了礼,叫了爹和娘––这简直就是俗话里说的“只敬衣裳不敬人”的现实写照。

于氏眼见王氏分家后不仅衣服鲜亮,而且举止气度都有长进,心里惊疑:分家不过半年,王氏就有如此长进,若再给她掌家四年,这往后,大房即便过继了自己的孙子,也还能再受自己拿捏吗?

这可是个大问题!

前世混过职场的红枣嘴巴嘴贼甜。她跟她娘身后,把屋里人自李高地、于氏起,一直到同辈的兄弟姐妹,一个没拉的全给问候了一遍,愣是给自己喊出了一个全家就她一个最受宠的阵势来。

得了羊皮大氅的李高地近来心情极好。他闻声打量了红枣一刻,见她面白如玉,眉清目秀,容貌神态远比一向养他跟前的玉凤、金凤大方出挑,不觉暗自点头。

果然是人要衣裳,李高地想,这满囤发了家,连带闺女都往好里长了。

红枣有这样的样貌,而她爹又有这样一份家业,将来到了年岁,怕是连城里人家都能去了。

“红枣,”李高地和李满囤说道:“这丫头,是个有福的。”

李满囤这辈子最喜欢的事就是听人夸红枣,当下便笑道:“爹,您眼光好。您说红枣有福气,红枣就一准的有福气。”

“红枣这是借您吉言了!”

一旁的李玉凤先前就艳羡红枣八月节的新衣,今儿瞧到红枣的棉袍罩衣,早就恨不得心底生出两只手来,把红枣的衣裳都扯到自己身上穿了才好。现听得爷爷夸赞红枣,心里更是泛酸。她暗暗去了厨房,扯她娘郭氏的衣裳,低声道:“娘,过年,你也给我做件长棉袍呗!”

郭氏心中暗气。她气女儿不知事––她儿子贵雨说亲在即,女儿若赶这时穿棉袍,可是叫女方娘家知道后多要彩礼钱?她有三个儿子呢,以后三个媳妇进门都有样学样,她如何吃得消?她都还没棉袍呢!

郭氏不愿现在生事,叫大房看了笑话,只说以后再说,算是把李玉凤给安抚住了。

寒暄过后,李高地看李满囤提着篮子,便即问道:“满囤,你昨儿才送了东西来,今儿过来,又提了啥?”

“一百个饺子。”

“昨儿那头羊,我自己也煮了条腿子。”

“王家的看腿子肉多,除了烧汤、红烧外,还有剩,就添了白菜,包了不少饺子。”

“我想今儿吃饭,就带过来,给添个菜。”

“好!好!”一番话听得李高地连连点头。他还没吃过羊肉饺子呢。

昨儿满囤送的羊腿,全让二房媳妇郭家的给一锅煮了,压根没想着要留一块红烧或者包饺子。

以前,人都说郭家的能干,但现在看起来,也就这样––连个包饺子都想不到。反倒是这大房王家的,出息不少,不止鱼做得出彩,这羊肉也收拾得极好。

俗话说“远香近丑”,郭氏天天费心费力准备全家饭菜,偏李高地记住的只是农忙时她炖鸡汤的私心和不会收拾羊肉这两桩。

至于三房媳妇钱氏,自打她蛊惑李满园八月节节礼多送岳家之后,李高地眼里就没了这个人。连带的,她生的儿子李贵富在李高地跟前都退了后,地位落到了二房三个孙子后面。

不然,有李高地管着,李满园也不会一天只挑一担水––李高地可不许家里有空水缸,每每水还有半缸呢,李高地就已叠声叫儿子们去挑水了。

煮羊肉也有于氏的主意。她不愿二房郭氏在李高地心里落下不及大房王氏能干的印象,便就接了篮子,自提到了厨房。

“羊肉怎么样了?”于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