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都很忙(第2/7页)

许桃桃:“…………………………………………你别欺负我见识少,东北小县城的小公安,这么轻松就能调到首都?”

这说出来,像话吗?

反正许桃桃不相信。

常喜:“陈黎他爷爷还有二叔还有姑姑都在首都,他爸是小时候过继给亲戚的。不过现在他爷爷好像好像身体很不行了。就想孩子都能在身边陪一段时间,陈黎他们家全都调回首都了。”

许桃桃:“好复杂啊。”

“也没啥复杂的,那个时候比较混乱,好多乱七八糟的事儿,咱们也不懂。不过跟咱也没啥关系,咱们就跟陈黎他们家相处,别的不用想太多。”常喜倒是看得很清楚。

许桃桃一想,点头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许老三一直没开口,这时倒是贼眉鼠眼:“你们觉不觉得,陈黎哥哥想追求柔柔啊啊!不然干啥整天找她呢!他不会找其他人玩儿吗?”

常喜:“你想多了的。”

许桃桃仔细想一想,说:“我也觉得是想多了,其实我以前也觉得陈黎哥哥想追求我姐姐,好讨厌他这个想抢走姐姐的家伙,可是他叫我姐柔姐哎。而且,我看他们相处,也不是处对象的样子。”

处对象,就该像她的同学那样,黏黏糊糊腻腻歪歪。

哪有这种“来,柔姐,咱们过两招”。

哪里有这种哦!

许桃桃觉得,应该不可能啦。

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有猜错。

她肯定的说:“爸,你真的想多了!”

许老三:“是……吗?”

常喜和许桃桃:“当然是!”

这娘俩儿,异口同声。

许老三挠挠头,觉得自己可能真的多想了。

他说:“走。桃子,咱们一起去研究一下。这个布料做什么好看。”

许桃桃:“好嘞!”

许桃桃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说:“爸,你对这个感兴趣啊,我记得,我在市图书馆看到过一些这方面的书。”

许老三眼睛一亮,赶紧问:“那我能去看吗?”

许桃桃:“办了图书证就能,你等我去问问,看看怎么办理图书证。”

许老三苍蝇搓手,激动的问:“那有历史方面的书吗?”

许桃桃:“当然也有呀,你对这方面也感兴趣吗?”

许老三觉得,他家闺女真是个单纯的小呆瓜啊,他说:“我当然有啊!古玩和历史,从来都不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啊。”

许桃桃:“那到时候我跟您一起。”

许老三:“这绝对没有问题。”

常喜突然就咳嗽起来,咳咳咳个不停。

许老三作为人家的男人,瞬间心领神会,他说:“也给你妈办一张,说不定有跟做菜有关的书籍呢。咱们全家都学习,谁也不落后。”

瞅瞅,他是多好的男人啊,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仗义的挺身而出。

许桃桃拍着胸脯保证:“一起包在我身上。”

许老三和常喜坚定点头,觉得可以。

短暂的假期一晃而过,开学的日子,转瞬就来。

许桃桃他们很快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之中,而随着知青的回城的人口压力与日俱增和小岗村分田到户的大丰收。这个秋收之后的冬天,新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就是,国家允许做小生意了。

开放市场这件事儿在首都来说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开春没多久,随着知青开始回城,就已经逐渐明显了起来。街上的小商小贩变多了,而同时,原本到处抓人的投机倒把办公室却一个个像是大了蔫儿的茄子,即便是看到了,也不太管。即便是有人举呀报,都是象征性的管一管,口头教育一下。

至于说像是以前一样抓人,那根本没有的。

他们的态度也让大家看出了个一二三,所以街上的小贩越发的多了起来。像是许老三他们家现在买菜,都是在小商贩手里买,而不去什么供应站了。

小商贩不仅比供应站距离近,还态度好,菜新鲜。

当然了,原来再没人管,政策上也终究是不允许。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是政策允许了。一时间,即便是寒冬腊月,小商小贩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迅速的热闹了起来。

原来的黑市儿也自动自发的变成了市场。除了一些蔬菜,一些大家所熟悉的鸡鸭鱼肉也出现在市场。大概是因为不需要什么票证,所以销路极好。

老百姓靠着这个手里有了钱,一些好吃的人也大大丰富了自家的餐桌。

例如,许老三他们家。

而除了放开了市场,第二个消息就是各地大面积的开始推广小岗村的经验,分田到户。这是个大好事儿,就不说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只说常规思想,大家都晓得,这样会更好。

许家一家五口的户口都迁走了,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而贺嘉一家的户口都在县里,所以也没有什么土地。不过,这却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听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