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分道扬镳(第3/4页)

就在朝堂气氛日益紧绷,皇上沉迷炼丹数日,已罢朝三日的这天晚上,齐王奇迹般的苏醒了。

一醒来,齐王就直接指正是太子的人意图杀人灭口。

整个刺杀齐王的事件看似告一段落,太子也被变相圈禁了起来,但朝堂上各派明争暗斗却越发激烈,诬陷、栽赃、夺权,就在弘元帝眼皮子底下进行。

直到弘元帝忽然在朝堂上道了一声:“吵够了吗?是看朕活得好好的,一个个恨不得气死朕是不是!”

各方才勉强安静了下来,弘元帝最恨结党营私,他哪里看不出哪些官员投靠了某个皇子,可如今却日渐力不从心。

一手搅动了整个朝堂所有党羽的魏司承却远离这一切,借口养伤,过得怡然自得。

齐王遇刺后,肃王首先被怀疑,其次是太子,但魏司承最终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让皇帝罢黜太子,他要的就是让朝堂混乱,这才能让弘元帝彻底看清大皇子、肃王等人究竟适不适合做这新储君。

被众子搅得失望透顶的弘元帝时不时来延福宫与魏司承下棋,有空时还会让云栖弹上一曲。

这里俨然成了皇帝最常来的去处,偶尔没看到李家五姑娘,还会向身边太监询问一句。

弘元帝想到之前与魏司承的承诺,对云栖道:“外面流言四起,倒是把你拖入了这泥沼里,朕听皇后说一些命妇让她劝朕收回成命,你怎么看?”

云栖心头一跳,还真考虑了一下可能性。

跪下时,看到魏司承执棋的手将棋子扔到棋盘上,发出“咚”一声轻响,才回过神。

她意识到,这是魏司承的提醒。

每次与弘元帝说话,都仿佛从鬼门关里兜了一圈,她可不认为皇帝真心想收回圣旨,弘元帝是个极端自负的人,在他心里哪怕皇子有了疾,那也是龙子,岂是朝臣之女能嫌弃的。

这个问题,不过是又一次考验罢了。

云栖:“臣女既然接了圣旨,那便是端王府的人。”

弘元帝笑开了:“青雀,这可是你自己找的媳妇,可还满意?真真是个妙人,若朕再年轻了个几岁……”

魏司承愣愣地看向弘元帝。

弘元帝哈哈一笑:“傻孩子,这就当真了?”

魏司承亦是关心则乱,跟着笑了起来,但心却有些不安定。

把人娶进门这几个月,每一日都像是煎熬,总怕一个不留神,就出现意外。

门外小太监来报,说是肃王与杜相求见,弘元帝站了起来,对始终跪在地上的云栖道:“朕答应过青雀,若是你能不嫌他患疾,便答应你一个要求,回去好好想想,想好了让人呈上来。”

待弘元帝离开后,魏司承将云栖扶了起来,见她脸色苍白,道:“不怕,父皇不过是说笑。”

云栖忽然抬起了头,神色认真了些:“若皇上说的是真的,殿下待如何?”

曾经她提了和离,他不也轻易地答应了吗?

魏司承沉默良久,摸着她头上的珠钗,她已经很久不曾戴自己送的桃木簪子了。

沉声道:“大婚当日,我亲自告诉你答案。”

临近婚期,魏司承以筹备婚事为由,从皇宫离开。

原本他一个成年王爷住在后宫多有不妥,但由于他身患隐疾的事已然传开,导致其他皇子多是安慰为主,哪里还敢提别的,这不是故意触怒皇帝吗。

分明朝堂上的纷争越演越烈,他却得以置身事外。

这一日午后,一辆无人驾着的马车缓缓停到端王府后门。

当门房上前查看,捂着作呕的嘴,连滚带爬地冲向府内,管家闻言匆匆而来。

当魏司承得知后,掀开了马车帘。

看到那四具早已死透的尸体倒在里面,他沉痛地闭上了眼:“好好安葬。”

魏司承的心不断往下沉,他以为李崇音绝不会如此不理智,但李崇音这次出乎了他的预料。

李崇音还是拒绝了和谈,他本来几乎要畅通无阻的路上有了一条凶猛的拦路虎。

魏司承缓缓握紧了拳,望着那近在咫尺的紫禁城,目中含着坚定与冰冷:“把人全部撤回来,从今日起,密切观察李崇音,如若有异动先行撤走,以自身性命为主。”

失去了左膀右臂,魏司承的各项布置都一团混乱,该撤走的人,该处理的眼线,原本的计划都可能要推翻,有的不能推翻也要防止李崇音从中作梗,简直防不胜防,魏司承决定堵不如疏,他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另外,李崇音如此不顾及两人多年情谊,自断前程,应当会另起炉灶。李崇音很有可能在离开他之后,选定一位皇子东山再起,那他的麻烦就无穷大了。

他自然想过一劳永逸,但李崇音本身内功深厚,他检查过那四个内侍的死法,与法慧和尚一样,都是一刀毙命,想要简单靠暗杀很难实现。另外,此人极善制毒,他手下就有药人蒟蒻,还有南越巫蛊师梧桐……等一系列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