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道观寺庙(第2/2页)

经常有这样的新闻,上头柱香者“烧”出了200万元或500万,祭献头爵酒者则掏出8万元,寺庙道观真的很会做生意。

而商人真的很信这些。

今年,全国各地的寺庙道观都不敢在这么商业化和市场化。

烧香本是一种拜佛、敬神的表现方式,但在佛界道界并没有烧第一炷香的说法……第一个人去的,自然是第一柱香。

某禅师:“虔诚最重要。”

某道长:“虔诚最重要。”

在张媛媛和申道长的带动下,且那种大规模宰杀游客和信众的手段一个个消失,寺庙和道观变得清明风正。

张媛媛已成为佛派传承头一人,申道长获得道派方丈的名号。方丈是道教固有的称谓,佛教传入华夏后借用这一俗称。

各地不仅有上香和祈福活动,而且开展了连续八日的道学和佛学讲议大会,希望从亿万国民中,找到些有天赋的道学和佛学苗子。

网友A:“和尚到士更看得顺眼了。”

网友B:“XX道观自认为道力不够,不再卖假符??!!光明正大说假符好意思吗?!!”

网友C:“坐标京都,元宵节前每日限量100个免费平安符,先到先得。”

网友D:“祈福求个平安而已,禅师说万事掌握在自己手中,善恶自由报?”

网友们:“感觉咱们国家的寺庙和道观突然高大上了很多有木有?”

山海市孤儿院,院长没有带着大家去寺庙上香,而是在家里自己过。

尽管庭院的地面堆满着各种烟花炮屑、烟头、糖果纸等垃圾,也不可以扫地。

院长决定今日主吃年糕和云吞,上啥上下下全部人参与,包括想偷懒回屋的“金大腿”叶璐,也被院长抓住。

“过个年图的就是热闹!”

“……”

甜味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红枣、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还有清淡的黄米年糕,直接蒸出来可吃,孩子们更喜欢沾上蛋清油炸的或者切片炒的,汤中都不放过。

比起制作过程繁琐和要求高的年糕,包混沌才是真正全民参与。

阿姨们和院长负责和面做云吞皮儿,准备了肉、蛋、海鲜、蔬菜等不同的馅,叶璐领着一干小屁孩们折腾,包出的云吞五花八门,很多人脸上头上身上全是面粉。

孩子们创意无限,但基本上都会厨艺,除去几个5岁以下的。

晚饭简单煮熟以后,云吞沾着简单的醋、蒜末、香油酱料,可能由于有自己的参与,味道是真的不错,鲜美可口。

“新年快乐!”

正月初二,狗日,是回娘家和祭财神经的日子。

全国各地不少商铺很重视,按照规则,准备有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祭品,在备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等的不同的财神雕塑面前,祈望自己能发大财。

院长也很重视这个,在一张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写上“出入平安”“招财进宝”等吉利话,孤儿院的所有门顶上。

整头猪羊可以不备齐,但猪头羊腿鸡鸭红红鲤鱼可备齐。

叶璐:“……”

在华夏神话当中,尽管财神有跟n多不同身份,可财神的出现难得很晚,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由来分完为道派和民间信仰俩部分。

叶璐望着孤儿院院长祭奠的财神赵公明,这是乃家喻户晓的神,可在北宋以前,财神赵公明应该算是五方瘟神之一。

“……”

远古神话过后的历史人物太多,他们都活在国民的信仰中,瘟神财神都属于国民对其身份的愿望,或者道派封神,瘟神财神都差不多。

忙碌的主神叶璐没有时间去世界各地捣乱,于是一片和平,国民们心系战士,往世界各地的医院里送上去不少食物和年礼。

礼轻情意重,礼重不敢收。

医院里成堆的荷包香囊溜溜球玩具车祝愿卡腊肉泡菜混沌等东西,让战士们哭笑不得的同时,心里暖洋洋的。

收到礼物最多的还是黑白团子乐乐,他有上千套精致的竹玩具和喵玩具。

“嘤嘤嘤。”

似乎不太和口味。

高姜在不断摸索中发现,古老巫术和民众信仰有密切的联系,信仰可以大幅度提升祝由术,于是官方不再阻止这种积极的民心行为,甚至加以鼓励。

亿万民之所向。

初三,猪日,也叫赤狗日或穷鬼日,易招疯狗上门招惹的日子。

小孩们不能在外面活动,留在家中避免遇上凶神恶撒和饿鬼。

在年初三,家家户户把门神纸烧掉以后,可以开始经营生意和工作,且把拿起扫帚把家里的垃圾彻底干净地清扫出去。

这日剩余的时间很闲。

卫生大扫除以后,叶璐终于可以不跟着院长参与各种祭拜和厨艺活动,安安静静回房间作“新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