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二六零章(第2/4页)

把穆安之这段曲折的成亲过程跟郡王妃讲了,信安郡主本就口才极好,此事原就跌宕起伏,出人意表处颇多。还有李玉华的身世,那真是,一出戏都说不完的精彩。

郡王妃都不能信,“娘娘少时真在乡间长大的?”她倒不是瞧不起乡间长大的女子,只是李玉华跟着母亲,六亲全无的过日子,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可那天在郡王府发作,一干宗亲外臣都慑服于她的威势之下,哪里像个乡间出身的女子。

信安郡主道,“明圣皇后少时,也没你我少时过的尊贵,这自来有大成就之人,是不讲出身来历的,天生就有不凡本领。”

“你这话说的是。上苍给娘娘这样不凡的本领,就是注定要来辅佐咱们殿下的。”郡王妃也是心下舒畅,想着自从柳家势败,三皇子也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可苍天有眼,不管怎么曲折着,就给三皇子定了这样贤惠的一个媳妇。

信安郡主又把李玉华种种神奇之处跟郡王妃说的,这些事多是李玉华自己显摆出去的,什么在天祈寺抽签,三次都抽到大牡丹签。倘这还能说是巧合,还有从河南回帝都遇刺那回,正中三皇子妃的签文。

信安郡主道,“当真是手旺命旺!”

“就是就是!”两个以往多少年不对付的帝都落魄贵女,此时在同一个阵营,才发现彼此多么的投缘,多么的有共同语言,能说到一处去。

尤其,俩人都有孩子,信安郡主很喜欢大姑娘,觉着这姑娘是个难得的明白人,不怨不怜,生就一股豪气。

郡王妃听信安郡主说了胡安黎为收拾小妾连带把亲爹送断头台的事,也是感慨,“你家公子对你是真心孝顺。”

“那杀千刀的倘还存半点良心,也不至连累我家安黎,不然这孩子读书数载,如今功名都考出来了。”信安郡主想到胡世子就恨的心尖儿疼!

“胡家原也不是书香门第,我听娘娘说,殿下与裴状元是至交,如今身边还有陈状元,杜长史,都是一等一的文官人才,何必在文官堆儿里挤着,殿下身边少的是武将。而且北疆这地方,武将建功立业更容易。”郡王妃道。

说得信安郡主也有些心动,可眼下,殿下亲兵都是小江将军江手里,江一样出身名门,人家开始就是入的武行。而且,这些亲兵都是禁卫军,小江将军带的久了,旁人想插一手不容易,反倒会跟江家交恶,得不偿失。

信安郡主倒是不反对儿子改文从武,只是,儿子手里没兵啊。

郡王妃虽多年不理外务,可人还是那个人,低声点一句,“殿下要想掌握北疆,只五千嫡系是绝对不够的。”

以后殿下肯定会增兵,一增兵,不就有机会了。

信安郡主心中烦难顿解,笑道,“还是你们武门出身,有见识。”

“我这点见识都在打仗上了,不及你这方方面面知道的多,也周全的多。”郡王妃也笑了起来。

既是一个阵营,自是盼着彼此都好的。

此时,帝都宗正寺却是因李玉华与晋郡王的折子引得不少议论。双方各有不是,李玉华把郡王妃母女直接带走,这自然不大妥。但,晋郡王无疑错处更大,所有事都是晋郡王惹出来的。蓝太后都骂他,“这个奸狡小人!”

晋王府站错了队,也不能这样说,一开始是对的,但是,现在的晋郡王娶的是柳氏长女。穆宣帝自柳家手中夺权时,当年保住晋王府王爵传承的这桩亲事便成了致命缺失。

老国公死后,新国公因谋反被诛,但是,皇家是留有情面的,柳皇后削去后位到庙中清修。当时也不知道晋王府是怎么商量的,郡王妃主动上表,表示看破红尘,想出家为尼。

皇家也是要脸面的,柳家必需要除,男丁我们不能留,可是,也不能把事做的太绝太寒人心。何况,老柳国公当年所娶定国公主是先帝长姐,咱们不得不手下留情。刚夺柳皇后的后位,郡王妃无灾无痛的,怎么好让郡王妃出家?不能让人说皇家薄情寡义啊!于是,蓝太后捏着鼻子好生安抚了郡王妃,郡王妃就这样借着妹妹后位被夺的时机保住了王妃之位。

这事真是令皇室厌恶至极,总觉着是郡王妃将了皇家的军。

而且,皇家是真的忌讳柳氏,更不希望柳氏女在实权藩王晋郡王那里有太大影响。

所以,穆宣帝给赵侧室赐“贤”字的事,蓝太后视若无睹。

晋郡王实也无愧蓝太后对他的高度评价:奸狡小人!

当真是个奸狡小人!

晋郡王从此就冷淡了郡王妃,家里抬举起赵侧妃来。

可是,刚把郡王妃按下去,柳皇后在庙里有妊,而且,这件事,穆宣帝默认。不要认为蓝太后现在对穆安之完全就是个疼爱孙子的慈祥祖母就认为当年对柳皇后有妊之事是认可并接受的,事实上,蓝太后险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