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第2/4页)

“你媳妇跟谁都能相处好。我跟木香说过好些回,只要你媳妇想讨好谁,就没有讨好不了的。我们到慈恩宫请安时,皇祖母说起皇子妃时那口气里满满的都是夸赞。”裴如玉道,“皇祖母一向和善,见人总要赞几句,不过,能这样赞皇子妃,可见是真的好。”裴如玉自幼跟穆安之住宫里,他也就跟着叫皇祖母。

所以,为什么裴如玉那么得罪穆宣帝还有小命在,原因就在这儿。他是真真正正跟皇子们一样在皇宫长大的,与皇室很有些情分。

对于蓝太后的偏爱,穆安之不以为意,“皇祖母那人你还不知道么,最喜欢有用的人。玉华妹妹自从嫁了我,每天我上朝她请安,十天里有八天是最早到慈恩宫的。再说,玉华妹妹把慈恩会打理的井井有条,今春还连同天祈寺、静心庵、清风观一起赈灾来着。以往慈恩会可没这么大面子。皇祖母这要还不喜欢她,估计只有神仙能讨她老人家欢心了。”

穆安之意味深长的说了句,“七皇子毕竟还小。”

“有时,有些人就是赶不上好机遇。”裴如玉道,“趁着七皇子小,才该把位子坐稳了。你们都是慈恩宫的皇孙,皇祖母一向最识时务。她对你一直不错,别给她机会把心偏到七皇子身上。”

“短时间还是我这里稳,七皇子起码还得十年才能当差。”穆安之道,“我这次巡视河南,就是太子在陛下跟前力荐。”

裴如玉给出自己的看法,“太子妃已经产下嫡子,听闻太子没有别的子嗣。”

茶有些冷了,穆安之放在桌角,“这可真是……算是反噬么?”若没有陆家显赫,太子不见得那么早便登上东宫宝座。不过,陆家有半点为太子考虑,也不会着人半路劫杀于他。

“所以,你也有自己的优势,母族不一定都是好心。”

穆安之险给这安慰安慰的吐了血,瞪裴如玉,问他,“这是人说的话么?”

裴如玉笑,“都良心话,你以前不还羡慕我家父慈子孝,一家子骨子亲近和睦。以往再如何慈孝和睦,也是说一刀两断就一刀两断。我这还是骨肉至亲,外家比本家更远一层。何况,陆家哪儿比裴家强啊。裴家好歹数代机累,方有今日相府之尊。陆家区区一代便成豪门,冷血冷酷,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需要陆家血脉登上东宫之位,东宫需要陆家在宫外为援手,除此之外,情分怕也有限。你这次遇险不明摆着把太子填坑里么,太子倒霉,只会更依赖陆家。”

“杜长史也这么说。”

“杜锋?”

穆安之点点头。

“他怎么到你府里去的?”

“叫杜尚书发落过去的。原本杜老爷活着时给他定了门亲事,定的是杜尚书亲舅舅家的闺女。他不乐意,背着杜尚书就把亲事给退了。杜尚书过去给舅家赔礼道歉好容易安抚下来没闹大,就把他发派到我这冷衙门来了。”穆安之很可怜的说,“你看杜长史,比你还大三岁,至今没娶上媳妇哪。”

“大丈夫何患无妻。”裴如玉站着说话不腰疼,潇洒的一摆手,“倒叫你捡个便宜。杜锋是我上科春闱的传胪,颇有才干。”

“那个陈简呢?”

“他完全是跟小宝一起,他俩交情很好。”

裴如玉问穆安之,“你是不是知道会有人行刺?”

“怎么这样说?”这都能叫他老友猜出来。

“不然能有这样巧的事。我是完全碰巧,唐墨一向娇惯,好端端的到河南找你做什么,正闹灾的地方,也没什么可玩儿的。”

“这事说来话长。”把当初卓御史的提醒同裴如玉说了,“我与卓御史一向不睦,也不知他如何得来的这消息。不过,他也没有万全把握。我想着小心为上,原以为这些人不会在河南境动手,是让小宝带着陈简到直隶境接应我,谁晓得他跟陈简就直接跑河南来了。”

裴如玉双臂环抱,干脆盘腿坐短炕上。这种姿态穆安之常在他家玉华妹妹身上看到,乍见自己风华绝代、有帝都玉人之称、站如松坐如钟的老友突然这样“随意”了,简直瞠目结舌到不可思议。

于是,穆安之也没客气,他还把被子卷拽过来斜靠着,这样更舒服。

裴如玉道,“怪不得这次回帝都,我家那老狐狸对我简直和颜悦色,对木香更是亲切慈爱,就是木香亲祖父活着,也不见得有这么好。”

“你是说裴相知道此事?”

“倘他知道的很清楚,恐怕早暗禀陛下拿叛军个现行。他估计也只是猜测,并没有证据。这事要是能明说,他早说了,立刻就能干翻半朝大员。”裴如玉眼睛黑亮,看着穆安之道,“我早说天命必在你身上,这次信了吧。换个福薄的,哪儿能恰好有大军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