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有匪君子15(第2/2页)

可这不是还没有嘛。

幸好,太子殿下没有多说什么,随即拉着她到了东篱下,说他在东篱下的水缸里,种了一株睡莲,快要开花了,要她一起去看看。

杨玉秀想起她还没入宫前,跟李沄一起到护国寺拜菩萨的场景。

在大殿中供奉着的菩萨慈眉善目,俯视着众生。

护国寺的方丈在旁,说道:“众生皆苦,故我佛慈悲,普度众生。”

年轻的太子妃,眉目不由自主流露出几分愁绪。

***

薛仁贵打败吐蕃。

吐蕃向大唐求和。

如今已经升为安西都护的苏子乔,为要回长安就任吏部尚书的裴行俭送行。

华阳夫人库狄氏坐在马车之中,裴行俭坐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跟苏子乔说:“如今我军大捷,吐蕃求和。安西四镇,至少可保五年安定。虽说边境安稳,但你也不能掉以轻心。”

苏子乔的马与裴行俭的马并排而行。

苏子乔笑道:“师兄放心。吐蕃此战虽败,元气大伤,但其国相钦陵,比起他的父亲葛东赞更有雄心。吐蕃军队在他的带领下,军纪严明。只恨我大唐如今里忧外患,国库空虚,不能一鼓作气将吐蕃打服了。”

吐蕃虽然求和,不过是暂时的。

钦陵想要控制西域诸国的狼子野心并未消失,他还等着卷土重来之日。

但大唐也不能再打下去了,前两年圣人在高丽之地,设立了安东都护府。

可这两年关内有天灾,粮食紧张,民不聊生。

西域又在跟吐蕃打仗,之前向大唐称臣的高丽部落,如今又在蠢蠢欲动。

只有西域这边安定了,朝廷才有空腾出人力物力去处理安东之事。

圣人李治接受吐蕃的求和,是明智之举。

裴行俭又怎会不知苏子乔心中所想,叹了一口气。

苏子乔却笑道:“没事,太平公主不是又从长安送了许多番薯来么?朝廷挤点口粮不容易,如今安西四镇暂无战乱之忧,子乔若是不用带着将士们去打土匪,那就带着将士们解甲归田,种番薯。”

裴行俭:“……”

那个番薯,裴行俭是尝了。

挺美味的。

去岁冬天的时候,小公主也送了一些给华阳夫人库狄氏,可库狄氏没有像苏子乔一样,把番薯烤了吃。

华阳夫人把小番薯都留着,到了来年春天,居然育出了苗来,种在安西都护府的后面的空地。到了初夏的时候,绿油油的番薯苗长势喜人,华阳夫人又将那嫩苗摘下来,当菜肴。

没想到番薯果实好吃,苗也好吃。

裴行俭问华阳夫人,如何想出来要把番薯苗当菜肴的。

华阳夫人说,太平公主除了给她带来番薯,还给她带了番薯怎么吃怎么种的想法,她也是照葫芦画瓢。

裴行俭闻言,啼笑皆非。

但不得不感叹,那个被圣人和皇后殿下捧在手掌心上的小公主,十分得天独厚。

即便是胡闹,也总能闹出这么多的惊喜出来。

也难怪会被身边的人放在心尖上。

苏子乔要是真带着将士们在西域种番薯……裴行俭想象了一下,面上也露出一点笑容来。

可随即,他又板着脸,跟青年说道:“可别老是想着种番薯了,你也老大不小了。”

苏子乔:“……”

又要开始说教。

裴行俭教训苏子乔,“子乔啊,你如今早过了加冠之年,该要成家了。早些时候,你说因为程馨宁愿出家也不愿嫁给你,于是心有创伤,要到西域来疗伤。如今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你也该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巴拉巴拉。

在下属面前十分有威严的前任安西都护,如今的吏部尚书,苦口婆心地跟苏子乔交流起青年的终身大事来。

裴行俭的担忧并无道理。

大唐的女子,大多过十五便得成亲。

苏子乔如今已经过了二十,他若是想娶,自然能娶。可这小子总是慢悠悠的半吊子,在长安的苏庆节都急疯了,给裴行俭写信的时候念叨着什么长兄如父,如今子乔的婚事还没定下来,某即便是到了祠堂给父亲上香,都觉得没脸见他老人家。

裴行俭看着苏庆节的来信,都觉得他有些可怜。

瞧这掌管圣人出行仪仗的尚辇奉御,如今被他的阿弟折腾成了什么可怜样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