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有匪君子05(第2/2页)

李沄见到那封信,迫不及待地把信件拿过来看。

苏子乔跟小公主说他年少时就在西域待过一些时日,如今再到西域,并没有什么水土不服的地方。虽然吐蕃对安西四镇虎视眈眈,但有裴行俭在此坐镇,吐蕃众人不过也是一群跳梁小丑,早晚会被大唐的战马长驱直入,将其夷为平地。

除此之外,苏子乔还跟小公主说这对带回长安的镶金白玉臂环,是他送给小公主六岁生辰的礼物。

之后又跟小公主说了一些西域的风土人情,又说了一下西域的葡萄美酒夜光杯,还有西域的骆驼牛马。

李沄看得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

感觉到了西域的子乔如鱼得水,日子过得很是快活。

李贤看着阿妹脸上的笑意,忍不住伸手点了点她的鼻尖,“子乔说了什么,让你这么高兴?”

李沄瞅了二兄一眼,神秘兮兮的模样,“这是我跟子乔的秘密,怎么能跟二兄说呢?”

二兄李贤:“……”

小样儿,看他下回还给不给她带苏子乔的书信。

李贤笑睨了李沄一眼,又跟李沄说道:“吐蕃要跟大唐打仗了。”

李沄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

——又要打仗。

大唐自从开国以来,东征西讨,连年征战,国库都被打空了。

车马未动,粮草先行。

可去年关中大饥,元气大伤,百姓都还没能休整过来,又要开打。

粮仓里还能有多少粮食?

李沄问道:“子乔也会去吗?”

李贤耐心地跟李沄解释,“子乔和裴将军要驻守安西四镇,朝廷任命薛仁贵为主将,率领五万大军前去讨伐吐蕃。”

李沄:“那会有几个副将?副将又会是谁?”

“有几个副将还没定,目前已经定下的副将有郭待封,阿妹还记得他吗?前年子乔跟随英国公李绩出征,讨伐幽州时,他便是其中的副将之一。”

这个人李沄当然是知道的,苏子乔讨伐高丽回来长安,陪着她骑马或是出宫的时候,也会挑一些行军打仗中的趣事给她听。

讨伐高丽之时,副将郭待封去前线打仗,缺粮食了需要后方支援,又担心求援的书信会被高丽方截获,趁机把他们困死。于是就作了一首诗送去给李绩,李绩看了那首诗破口大骂,说这混账东西,军情紧急居然还有闲情逸致作诗,幸好另一个副将看了那首诗识破其中的乾坤,李绩这才派人护送了辎重前去支援,才得以打了胜仗。

李沄笑问苏子乔,那郭待封此人到底如何?打仗比薛仁贵将军如何?

苏子乔只说郭待封此人在英国公李绩麾下之时,有急智,其余并未多说什么。

但李沄是知道郭待封此人的。

她记得大唐在西域诸国的控制,是在薛仁贵和吐蕃战败之后,开始变弱的。

而那次吐蕃和大唐的大战,本来是薛仁贵的军队收获了吐蕃大批的牛羊,形式一片大好。前线作战,后方供给就得跟上,郭待封作为当时的副将,以各种理由拖延运送辎重的时间,导致此战失利。

最后的结果是唐军战败,大唐失去对安西四镇的控制,李治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销安西四镇。

李沄之所以记住了郭待封,是因为她看到一段记载时,上面说到郭待封是名将之后,又与薛仁贵平级,而那次讨伐吐蕃,他要居于薛仁贵之下,心生不满,所以才会在战事中各种不配合,导致薛仁贵战败。

——当个人的私欲凌驾于国家的利益之上时,后果不堪设想。

可惜了大唐这么多年来东征西讨,也可惜了薛仁贵的一世英名。

如今时空转换,她到了大唐,亲临历史。

可是这场战争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收场?

李沄不由得有些忧心。

她该要怎么做,才能让父亲把郭待封给换掉?

小公主有些头疼,叹息,要是子乔在就好了,子乔在的话,就能叫他深夜翻墙装鬼,把那郭待封吓得屁滚尿流,省得整出这后面许多的幺蛾子。

可惜苏子乔不在。

苏子乔不仅不在,而且还跟裴行俭驻守在安西四镇,如果到时吐蕃大军杀到城下,苏子乔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