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2/2页)

齐晟一脸无辜,“要不要儿子给您复述一遍?”

齐覃看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必了,你就说你在想些什么吧。”

知子莫若父。

既然齐晟说出了这样的话,肯定是能复述的出来的,他也不自讨没趣了。

齐晟干笑了几声,说:“儿子哪有想什么,一直在认真听您说话呢。”

——开玩笑,承认了自己在想东想西,不就是变相承认自己刚才没有认真听吗?我才不上当!

齐覃遗憾地看了他一眼,觉得儿子太机灵也有不好的地方。

就比如现在,一点都不好玩了。

罢了,饶了你了。

齐覃转移了话题,“对于这届的新科进士,你有没有特别中意的?”

“倒是有一个,只是……”齐晟顿了顿,才说,“只怕不会太合朝中诸公的意。”

他方才一心二用,就是在想这个。

今年的科举,特意采取了选做题的方法,为的就是从中选几个偏门的专业人才。

会试的结果出来之后,身为阅卷官之一的礼部郎中霍庭,特意拿着一张试卷,到东宫来给他推荐了一个长于器械的人才。

霍庭心思敏锐,看出了太子的偏好。

但他带着那张特意挑出来的试卷去见太子,也是冒了风险的。

——如果太子不喜欢别人猜透自己的心思,霍庭以后的仕途,可就艰难了。

只是,这世上的事,想要有大收益,就得冒大风险。那些一心求稳的,在升职之路上,也会格外的平稳。

——可能十几年不升一级的那种平稳。

而这些,却不是霍庭想要的。

如果他甘于稳健,当年也就不会投入成王麾下。

只是很快,他就发现,成王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明主。

他的志向是辅佐明君,成就伟业,而不是做一个在史书之上臭名昭著的权臣。

所以,从成王被废黜一案中逃过一劫的霍庭,面对又一个储君,就谨慎了许多。

不过,他的谨慎也只是在观察太子的品性和处事手腕上。在确定了太子会是一个明主之后,他就再次果断出击了。

在看到林詹的文章之后,他就一力主张通过。

原本一同阅卷的人是不同意的,认为这份策论写的毫无文采可言。

但霍庭隐晦地提醒他们:正好可以借此再探一探储君的态度。

其余几人秒懂,并一致把林詹的名次压在了倒数第五。

就这文章的水平,名次靠前了肯定不行,放在最后两名也容易被那些落榜了却不甘心的人扒。

所以,倒数第五,实在是一个很安全的名次了。

见事情已经成了,霍庭的心反而提了起来。

因为,这真的是一场豪赌了。

幸运的是,这一次他赌对了。

太子殿下并不是那等心胸狭隘之辈,也不似许多少年人,对于自己的心思被人看穿,会恼羞成怒。

太子殿下先是肯定了他的人选,又对他的眼光表达了赞赏之意。

他一开始有些懵,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太子殿下赞赏他的眼光,和前面夸他选出了林詹没有半个铜钱的关系。

殿下赞赏的,是他直接对殿下投诚,眼光极好。

霍庭虽然觉得储君与陛下一样,略自恋,但也彻底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唔,好像无意间找到给太子殿下顺毛的正确方法了呢。

齐晟看过林詹的文章,文采不算好,但里面写的全是干货。没有在器械方面下过狠功夫的,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

如今的工部在他这个储君的压榨下,已经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像高炉炼钢,他只是稍微提了一下设想,工部尚书就立刻安排人手去研究了。

而且,最近还颇有进展。

等高炉炼钢实现了之后,就能做出符合制造热武器条件的炮钢。

像前朝就已经在神机营里出现的火炮,就可以改进一下,避免了总是炸膛的命运之后,火-炮一定会在军中发光发热的。

齐晟招募器械方面的人才,最终目的就是想要研究一下,怎么把火-炮装到船上。

说白了,也就是怎么防潮。

对此,他也曾寄希望于玫妃这个工科大佬。

当时,玫妃眼睛都瞪圆了,“大哥,我只是个工科狗,不是机器猫啊!”

好吧。

齐晟讪讪地摸了摸鼻子,难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不是光想着可以节约研发成本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