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离恨(第2/2页)

那是一幅墨笔勾勒的竹鸥图,一只白鸥在荒坡水边迎着寒风涉水奔跑,右边有三株墨竹,竹叶与水滨上的秋草一样,都被风吹得倾于一侧,可见风势之劲,而白鸥眼睛圆睁,长喙张开,有惊愕忧惧之状。

“此画意境萧条淡泊,野逸中见荒寒,可见子西趣远之心在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欧阳修观后感叹,又道,“不过,公主所定主题为离恨,单看这画,似乎不够切题……”

嘉庆子此刻也在宾主身后踮着脚尖看崔白的画,听了欧阳修的评语忍不住脱口辩道:“怎么说不够切题呢?难道非要画上两只鸟儿,各自分飞,才叫‘离恨’么?”

众人听见,都笑而顾她,嘉庆子惊觉自己失礼,忙红着脸向欧阳修请罪,欧阳修却和颜对她说:“姑娘高见,但说无妨。”

在他鼓励下,嘉庆子踟躇着,陆续说了自己的看法:“风吹得这样猛,但这只白鸥还是要逆风而行跑回去,一定是那边有它的伴侣。又或者,风波险恶,棒打鸳鸯,它们本来就是被狂风吹散的。逆风而行很艰难,但它还是记挂着它的伴侣,极力尝试跑回伴侣身边,那忧心忡忡的模样,不就是离恨的表现么?”

这话听得我心有所动,而公主也立即让人传画给她看,看后幽幽一叹,对崔白多有褒奖。其余人也盛赞崔白,崔白摆手,转身对嘉庆子长揖道:“我本是信笔涂鸦,全仗姑娘妙论,为拙作增色不少。”

嘉庆子低首轻声道:“哪里。先生大作,我以前在公主身边也见过一些,十分钦佩先生才思功力,还恨自己口拙,不能形容万一呢。”

崔白微笑道:“公主自幼通览秘阁书画,姑娘耳濡目染,必也见过许多珍品。崔某不学无术,作画也是毫无章法,连画院都将我扫地出门,这些涂鸦之作,本难登大雅之堂,更不堪受姑娘谬赞。”

嘉庆子摇摇头,道:“未必要符合画院规矩才是好画罢。院体花鸟虽设色明艳,大有富贵气,但看上去却呆板得很,花儿鸟儿都像是乖乖地呆在某处摆好姿势以备画师们描绘的。而先生的画就不是这样,例如这幅竹鸥图,无论是禽鸟花竹,都大有动势,呼之欲出,就像是神仙手一指,让流动的景象定格了。而且,看了这个画面,还能让人联想到之前之后发生的事。先生的画中是有故事的。”

这一席话令崔白有些惊愕,讶然凝视嘉庆子良久,直看得她惴惴不安起来,很忐忑地对他道:“我没有学过画,都是胡说的呀。若有说错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崔白这才转眸,与我相视一笑。见嘉庆子兀自在紧张地观察我们的表情,我遂含笑安慰她:“你说得很好,确实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