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恁时相见已留心(第2/2页)

我垂目道:“臣刚才只猜中一枚,并未全中,不该得赏钱。”

她想了想,说:“也是。”把钱往同伴处一推,笑道:“那你们分罢,我不玩了。”随即站起,蹦蹦跳跳地靠近我,“你跟我来,我有话要问你。”

说完自己先朝外走,我尚未移步,已有四五位内侍内人欲跟上,公主止步回首,命令他们:“都不许动!只准怀吉跟着我。”

宫人们面面相觑,公主毫不在意,转身过来一拉我的手:“走罢。”

我颇尴尬,欲缩回手,又恐对她来说这是失礼的行为。尚在犹豫间,已被她拉着出了阁门。

她拉我到后苑瑶津池畔才停下,双眸清亮,好奇地问我:“班婕妤是谁?”

这突兀的问题令我一怔,才意识到这问题跟我为她作的辩词有关,不禁笑了笑:“公主听过的贤媛故事里没有她么?”

“没有。”她摇摇头,“我后来问过姐姐,她不晓得。再问孃孃,孃孃却又说我这一辈子都不会遇到班婕妤那样的事,所以没必要知道。最后我问爹爹,爹爹倒反问我:‘昨儿说给你听的魏国大长公主事迹记住没有?先写一遍给爹爹看看。’”

魏国大长公主是太宗皇帝女,今上姑母,福康公主祖姑,娴良淑德,无可指摘,是诸文臣反复赞颂的国朝女子典范,那些描述她如何孝顺、贤惠、明理、仁慈的故事自然是很多的。

“那公主写了么?”我问。

她居然肯定地答:“写了。”

看见答案显然在我意料之外,她得意地笑:“我写了几个字而已:魏国大长公主好,甚好,非常好。”

我无语,艰难地把想笑的欲望抑制在大内礼仪下。

她跑到池畔白玉桥的台阶上坐下,让目光可以与我平视,再吩咐我:“快说班婕妤的故事给我听。”

我迟疑片刻,最后还是慢慢向她讲述了一些班婕妤的事,关于她的才德,避辇,秋扇,《怨歌行》和《长信宫怨》,也略提到一点赵飞燕。

“原来是这样,”听完后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又似恍然大悟:“你说张娘子是赵飞燕没错啊!”

我一惊,却又不知该对她如何解释此中不妥处,只得低声说:“公主慎言。”

她笑,没有掩口,露出几颗珠贝一般的细牙,整整齐齐,很是可爱。

跟我偶尔接触到的小宫女们真是大不一样,礼仪教化似乎并没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安然坐在太液芙蓉未央柳中,她享受着喜怒哀乐形于色的自由。

“怀吉,你刚才讲了半天故事,渴不渴?”公主忽然问。

“臣不渴……公主想喝水么?”我立即站直,准备回去取水。

“别走别走!”她忙制止我,“犯不着咱们亲自去。”

我左右看看,见周围并无他人。

她朝我眨眨眼,依然是唇弧弯弯,别有意味。

我还在琢磨她的意思,她却已站起转身朝桥中跑去。跑到中央,竟做出要翻越石桥栏杆的姿势。

我立即过去想拦住她,不料只那么一瞬,已有三四个人像平地冒出似的,抢在我之前冲过去拉她离栏杆。

其后还不断有人赶到,有拿衣物的,有拿巾栉的,有拿点心的,有拿时鲜果品的……自然也少不了拿水壶茶杯的镣子。

原来这就是公主出行的排场。之前他们隐藏在公主看不见的地方。

公主站定,施施然转身,挑眉目指镣子,又对我笑笑。这次神情却有些无奈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