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苏轼和杜甫两人心里都有点小鬼,不过吴普做的面贼香,到了饭桌上他们也没了顾忌,学着吴普的模样嗦起面来。

嬴政幼年过得不太顺遂,本身也不是多讲究的人。

他一开始还有点不习惯,吃了第一口也就放下了大半戒心,敞开肚皮享用起自己没有尝过的新鲜面食来。

别看嬴政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实际上他那会儿食材极其匮乏,只有少数产量奇低的粮食和口味一般般的蔬菜瓜果。

据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亩地的收成只有种子的十几二十倍,也就是正常的、理想的情况下收成情况依然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二十子”。

要是再来点天灾人祸什么的,可不就得动不动闹饥荒吗?

产量这么少的情况下,能玩的花样自然也少。

何况嬴政还不是那种贪图口腹之欲的人。

不过嬴政虽然不会特意去追求口腹之欲,但也不至于送到面前来都不吃。

他吃完一碗劲道十足的面条,还跟着苏轼他们一起去盛第二碗。

第二碗面依然是吴普现下的。

嬴政顺势参观了吴普的大厨房。

这厨房是真的很宽敞,光是灶头就古今交汇,想用古法烹饪就用古法烹饪,想用现代做法就用现代做法。

嬴政见吴普手法娴熟地把现做的面条放下锅,好奇地问:“你住这么大的宅子,没有厨子吗?”

“有是有,但我偶尔还是喜欢自己做点吃的。”吴普回答,“有时候招呼朋友们一起吃自己做的食物也是一种享受。”

苏轼说道:“那是,我也喜欢叫上三两好友来聚会,自己亲自做两道菜招呼他们一块喝酒。”

杜甫深有同感,他只要闲下来就会写信邀朋友过来玩儿。

哪怕家里只有一小坛酒,他也觉得叫上几个朋友来喝才更有滋味。

嬴政顿了顿,看着不远处缭绕的热气,没再说什么。

他是没有朋友的,小时候没有,长大后更没有。

嬴政出生的时候长平之战才过去没两年,两国依然在反复交战,所以他爹这个质子的日子不好过,他的日子自然也过得不怎么样。

要说最接近朋友的人,燕太子丹倒也算一个。

那会儿燕太子丹和嬴政他爹一样蹲在邯郸当质子,嬴政和他时不时也能一块玩儿。

只是嬴政当上秦王后,也没再怎么和燕太子丹往来过了。

对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帝王来说,朋友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吴普把下好的面捞起来分作四碗,招呼嬴政三人自己端上自己那碗回去餐厅那边吃。

嬴政知道这边没人会伺候自己,也没摆秦王架子,跟着大伙一起回去吃面。

苏轼两人瞧着嬴政不像要动不动把人拖出去杀掉的模样,也就没再提心吊胆。

“你不是说要带我们去坐飞机吗?”苏轼再一次提起自己念念不忘的事。

吴普笑眯眯:“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个主意了。要不我们去看看兵马俑?”

比起对此一无所知的嬴政和杜甫,苏轼算是看过许多历史纪录片的人。

他的目光落到了嬴政身上。

嬴政这会儿才二十出头,始皇陵还只处于选好址打打基础的常规修陵状态,哪里有后来那么多奇思妙想?

瞧见苏轼朝自己望过来,嬴政便敏锐地察觉这东西可能和自己有关系?

兵马俑这玩意还能特意去看?

嬴政看向吴普。

吴普知道嬴政聪明,没有卖关子,给嬴政介绍起他一系列巨大的真人兵马手办。

那可真是真人一比一定制款,连每个士兵的编发样式都不一样,也不知当时是怎么烧出来。

难道是士兵列好队,工匠过去挨个观察取材,才能做出这么多表情各异、动作不一的陶俑?

嬴政热爱的手办还不止这一样。

他每打下一国就叫人把对方的王宫一比一还原到咸阳那边去,得来的美人全部安置到里面。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足不出咸阳,尽享六国风流了!

嬴政:“…………”

听起来有那么一点不靠谱,但又很像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

这么快乐的事,光是听起来就很不错,更别提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了!

看着嬴政微微亮起的眼神,杜甫在旁边欲言又止。

苏轼也在旁边欲言又止。

吴普很严谨地补充了一句:“这些都是司马迁写的以及后世挖出来的,具体是不是你干的我也不知道。”

嬴政问:“司马迁是谁?”

这个杜甫和苏轼都知道,给他科普了一番,说这人写史书的,结果写到一半毅然为好朋友(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被汉武帝处以毫无人道主义精神的腐刑。

司马迁虽然遭此大劫,依然身残志坚地写完了《史记》!

但凡读史的人,就没有不读这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