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萧闲往事(第2/5页)



  我颔首:"王爷确实这样说过。天下女子如三千弱水,他亦只取一瓢饮。"

  浣碧的目光微微一跳,很快如常笑道:"那么,能在王爷身边侍奉一辈子也是旁人修也修不来的福气呀。"

  浣碧如此一说,蓝、蘋双姝自然说得投趣,三人你一言我一语,逐渐熟稔起来。我见她们说的热闹,也不忍去打扰,只顾环视萧闲馆。

  萧闲馆内室有一合博古橱,里面是三五盒好印章,或是鸡血石,或是青田石,一溜整齐放着。架子上还搁着。窗前横着一张书案,澄心堂纸随意铺散着,只等着人去落笔,另有紫檀商丝嵌玉八方笔筒、一套的青玉葵花洗、青玉笔山、青玉墨床,皆是古雅精致的玩意儿,雅致宜人。朝南长窗下放着一张紫绒绣垫杨妃榻,边角用墨绿乌银的绒面封成。榻边案几上放着两盆水仙,吐蕊幽香。窗上一色的雨过天青色的蝉翼纱帐,窗下悬着一盆吊兰,虽在冬日里,也长得葳蕤曼妙,枝叶青葱。当地一张紫檀木的雕花桌子,上面排一个青瓷美人觚,里头插着几枝欺香吐艳的红梅,如胭脂点点。另一副绿地粉彩开光菊石茶具。桌子旁边搁着一副绣架,千百种颜色的丝线都是配齐了的,只挽作一团放在丝线架子上。

  绕过一架四扇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后,再往里头便是一张睡床,秋水色熟罗帐子顺服垂下,隐隐约约地透出一团一团极浅的海棠春睡的花纹。杏子红金心闪缎的锦衾,底下是银鼠皮的褥子铺成,十分绵软暖和。西番莲花打底的青石板面上建起溜光雪白的粉墙,墙上再无字画,只是悬着两幅苏州精工刺绣,一幅是青绿如意牡丹,一幅是凤栖梧桐,各自张于床头。

  我闭目轻嗅,闻得甜香细细,沁入肺腑,却见床帐的帐钩上各挂着一个涂金缕花银薰球,香气便是从此传出,正是我一向喜爱的百和香。

  他如此细心安排,无一不周到,当真是真极了的闺秀女儿的卧房。

  我眼见窗外影影绰绰,一时好奇推开,却见窗外正是一座园子,园中所植,并不是寻常的红梅、白梅,而是开淡绿花瓣的双碧垂枝绿梅。此时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满园绿梅含苞怒放,累累如碧珠缀枝、翡翠披光,连照射其间的阳光亦有了轻薄透明的绿玉光华,大有不似春光而胜似春光的美态。我一时怔怔,竟看得挪不开眼去。

  浣碧不知是何时进来的,悄无声息走到我身边,轻声道:"瞧这屋子,王爷必定费了不少心血呢。不说别的,但那一幅《簪花仕女图》已是连城之物。"

  我默默无声,只看着满园绿梅。若他真真知道我与玄凌在倚梅园中遇见而避开了种植红梅、白梅怕我伤心,那他也真是心细如发了。即便不是,这么多绿梅要搜罗起来,也是千难万难的。

  浣碧的目光亦被绿梅所吸引,呆呆片刻,忽然欣喜万分道:"小姐你瞧,那梅花皆是碧色的呢?"

  我无心去想她为何这样欢喜,只淡淡"嗯"了一声算是答应。

  玄清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清在宫中时便曾诚心邀请娘子光顾清凉台小聚,娘子却以盛夏已过,清凉台过于凉爽而推辞。然而清一心所盼,若真有机缘巧合,能使娘子一往清凉台,亦是好的。萧闲馆自清初识娘子时便已准备下,如今终于有机会可使娘子小住了。"他说这番话时有难以掩饰的欣喜与满足。

  我亦笑:"王爷也曾说,清凉台冬暖夏凉,如有一日我若觉得天寒难耐,亦可来一聚,王爷的红泥小火炉愿为我一化冰寒霜冻。虽然王爷也期盼永远没有那一日。而如今不辞冰雪、雪中送炭的,亦是当年千金一诺的清河王。"

  他亦体贴,怕我不安,只让采蘋与采蓝陪着来看。

  我闻得脚步声轻悄,却是采蘋与采蓝进来。二人相视一笑,道:"萧闲馆的布置,小姐可还满意么,若是满意,今日就可住进来了。"

  采蘋又道:"萧闲馆是清凉台最精致的屋子了,而且离王爷的绿野堂又近。"

  我心中略略犹豫,浣碧忽然牵一牵我的袖子,低声恳求道:"小姐,咱们住这里好不好?"她又道:"这儿的景致好,适合小姐养病。而且……"她的眼光贪恋在梅花之上。

  我笑道:"你喜欢那梅花是不是?"

  浣碧点一点头。仿佛是她这一点头,坚定了我动摇不定的心,遂道:"这里我很喜欢,就麻烦采蘋和采蓝帮我收拾了衣物搬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