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放开老娘的手!臣不放!(第2/5页)

又转头对白建修道:“相公,你这次肯定能拔得头筹,名满天下,奴家也可以跟着相公享福了。”

白建修胸有成竹地笑笑。

一个月后,会试殿试全部结束,进士科发榜,礼部南苑东外墙外人山人海,各地举子都聚集在此,想看看自己是否金榜题名。

高中的心潮澎湃,落榜的如丧考妣。

卫怀瑾皱了眉头,那面榜墙前人声鼎沸,他实在不想往里人丛里挤,便询问一个刚从里面钻出来的家奴道:“借光,一甲一名武进士,可叫卫怀瑾?”

那家仆不知是谁家的,奇怪地扫了他一眼:“既然知道了还问什么,你谁呀?”

卫怀瑾微微一笑:“在下卫怀瑾。”

那人捂了嘴:“……?武,武状元,本尊!”

卫怀瑾不再理会,转身走了,按照启朝惯例,明日会去礼部会派人去卫府宣读钦点状元的圣旨,他要去兵部领取皇帝赏赐给武状元的兵器铠甲准备接旨。

这番对话狂妄且有趣,周围的人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看着卫怀瑾挺拔的背影窃窃私语。

“就是他,那个南省的武举解元,都说他貌似二郎神君,可单手举百斤大刀。”

“喔呦,我晓得他,当初都传言他必夺武刻魁首,果然是他。”

白建修刚到礼部院墙外便瞧见了这一幕,他看着卫怀瑾潇洒远去的风姿,“啪”地一声甩开了怀中的扇子,拉住一个刚挤出来的,垂头丧气的书生,自矜地微笑着道:“借光,一甲一名文进士,可叫白建修?”

书生没好气道:“一甲一名文进士窦向民,不识字么,没长眼睛么,不会自己进去看!”

说完唉声叹气地走了。

白建修一愣,窦向民是谁?这场景怎么跟刚才那家伙的不太一样。

听见有人提了三绝先生白建修的名号,密匝匝挤在一起的人群中又响起了一阵议论。

一人奇道:“都说今年文曲星非白建修莫属,我怎么瞧了几遍都没在榜上瞧见他的名字呢。”

另一人习以为常:“没找见就是榜上无名了呗,文豪诗客考不中科举的多了,寻常事。”

白建修呆愣了片刻,然后疯了一样的往人群里挤。

不对,我怎么可能不是状元!

那我一定是榜眼,最不济也是个探花,绝不可能名落孙山……

*

一辆马车从黄太傅府上驶出来,黄家的千金大小姐黄宜凝在家中无聊,打算去找闺蜜孟蓉蓉聊天解闷。

马车刚拐上朱雀大街,便被人流拥在街边动弹不得,车夫报说是因为前头文武状元奉旨骑马巡街。

黄宜凝觉得这些看热闹的百姓真是无聊,可是马车又不可能插了翅膀飞出去,她只好耐着性子等人群散开,结果人越聚越多,越来越挤,外面越来越吵闹。

她烦闷地推开车窗朝外望了一眼,目光不偏不倚落在一张俊美的脸上,那人身穿一身银甲,系着大红的状元披风,满头乌发齐整地束在头顶,扣着一枚纯金小冠,眉梢上扬,眼睛墨似的漆黑,宛如天神落世一般,周身弥散着说不出的风流气度。

黄宜凝呆愣愣地看着外面,她不由自主地从车窗探头出去追着他看,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眼里只能看到那个年轻的武状元身披绶带,骑着的一匹系着红缨的白马,沿着街道从北向南缓缓而来,一路走进她的心里。

卫怀瑾抬起眼睛在人群中扫视了一眼,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密匝匝看不清脸。

这本该是他人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他多想她能来看看,可他能感觉到,她并不在这里。

卫怀瑾失望地微眯着眼睛,长长的睫毛被阳光拉出隐影,两只小刷子一样倒映在面颊上。

黄宜凝在这目光里轻颤了一下,她觉得他一定是看见自己了,他晶亮的目光像是一根羽箭,一箭就深深钉在了她的心上。

卫怀瑾骑着马走远了,黄宜凝从车窗探出身去,扒着窗扇痴痴地目送了良久,幸好今天街上的女人们都是这样的神态,倒也不显得突兀。

她喃喃自语了一句:“这人是谁。”

旁边几个人转脸奇怪地看看她,似乎她会问出这个问题是什么极为不合时宜的事情。

一个挎着篮子的小媳妇儿好心接了一句:“新科状元卫怀瑾啊,刚才那敲锣打鼓的阵势你没听见哪?昨天都游了一天了。”

又有一个同样翘首望着远处的大姑娘对身边友人道:“□□三天呐,明天最后一天,咱们一定要早点来占个好位置!若是那有钱的可以上醉仙居楼上定然看得清楚,穷人连看都看不仔细。”

另有一个年轻小姐,身边还带着丫鬟,瞧着应是个殷实富户家的女儿。

她的丫鬟艳羡道:“不知道哪家小姐能得这般神仙似的人物青睐。”

那小姐黯然惋惜道:“总归不是咱们这等小门小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