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4页)

他说完便走。

直到他离开,屋子里的一群人这才苍白着一张脸,长舒一口气,瘫软在椅子上。

*

花厅。

李钦远让人送来热茶,便让他们退下了,亲自绞了一块帕子给顾无忧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又哄着人,“乖,喝点热茶,别去想那些事了。”

可她怎么忘得掉?

只要闭上眼睛,就能回忆起那些尸首,还有在尸体上徘徊的虫子,以及延绵不绝的哭喊声。

倒不是害怕,只是难受,像是有重重的拳头砸着胸口,让她整个人都憋闷至极……

李钦远还要宽慰几句,便听到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抬眼望去,只看到一个系着玄色披风的男人正逆着光跨步进来,看到来人,他连忙起身,高兴道:“舅舅!”

“七郎。

沈绍显然也很开心,他们已经快三年多没见过面了,抬手拍了拍李钦远的胳膊,上下看人一眼,那双先前一直没有笑意的眼睛终于弯了起来,语气夹杂着满意和自豪,“好。”

“我已经听过你这阵子的事了,你做得很好。”

他们舅甥二人,因为年纪相差不多的缘故,打小就很亲近,李钦远听他所言,脸上也溢着高兴,想到身边的顾无忧,他连忙和人介绍起来,“舅舅,这就是我和你提过的。”

大概是第一次和亲近的人介绍顾无忧,他的脸颊也泛了些红,唯有握着顾无忧的手没有一刻松开。

沈绍把目光从李钦远的身上转向顾无忧,看到这张脸的时候,他的神情有一瞬的变化,似乎是透过浓重的岁月,看到了另一个人……那人也是这样纤弱,也长着一双这样的眉眼,看着人的时候,那里头仿佛带着与生俱来的怜悯和慈悲。

可也只是一瞬的光景,他便恢复如常了,语气温和,“乐平郡主。”

看到沈绍进来,顾无忧倒是敛了几分软弱疲惫,朝人敛衽一礼,又道:“您唤我乐平就好。”

沈绍也没拒绝,一边请两人入座,一边问李钦远,“怎么突然来这了?”

“我们在来的路上看到不少难民,知晓汉口发生了洪灾,便打算过来看看。”说起这个,李钦远的脸色还是不大好,“舅舅,您怎么也来这了?”

沈绍脸色也不大好,“我前阵子在武昌,知道汉口这边出了事,便过来看看。”

李钦远知晓他的脾性,其他人碰到这些事,早就躲远了,也只有他才肯过来看看,“朝廷那边怎么说?”

沈绍:“孙禹舟昨天才送出去的折子,估计明日才能到京城。”

“这些混账!”

李钦远到底还年轻,气道:“事情发生到今天都过去十多日了,这些个混账东西为了头上那顶乌纱帽硬是瞒而不报!”

顾无忧的脸色也不大好看,但抿着唇,没说话。

沈绍的神情倒是没什么变化。

这三年,他看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事,早就习以为常了,如今见两人,也只是垂眸倒了三盏茶,分递过去,才又说道:“若是这孙禹舟是个一心为百姓的父母官,你们在路上也就看不到那么多难民了。”

李钦远抿着唇,又坐了回去,“那现在怎么办?”

“孙禹舟想让当地富绅捐款。”

这倒是个法子,不过……李钦远皱眉,“他们肯吗?”

沈绍淡声道:“出肯定是会出,但至于肯不肯,出多少便是另一回事了。”

屋子里有半响的沉寂,又过了一会,李钦远转头去看顾无忧。

顾无忧一向了解他,又怎会不知他在想什么,朝他点了点头,“你做主便好,我听你的。”

李钦远心下一暖,在桌子底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而后看向沈绍,“舅舅,我手头还有些能用的银钱,不如……”

话还没说完。

沈绍便道:“就你一个人,能抵什么用?”

在这样的大灾面前,李钦远的那些银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因为这一番话,屋子里又沉默下来,倒是顾无忧沉吟一会开了口,“我倒是有个法子。”眼见二人把目光投过来,她大抵是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但还是继续说道:“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出钱也不是没办法。”

“我听说大周这些商会,每年明里暗里都有在较劲。”

这是顾无忧之前在临安和庄茹聊天时,听她提到的,因为李钦远的德丰商号位属临安,自然就被分派到江浙商会,而这次他跟韩进合作,名扬大周,算起来江浙商会算是得了个头筹。

“如今汉口出事,若是这边的商会能齐心一道解决,自然也能享誉天下。”

舅甥二人听到这话,眼睛微亮,沈绍倒是还有疑虑,“齐心是一回事,但怎么能让他们多出些银钱呢?”

“这个也简单。”

大概是自己的提议被认可,顾无忧的底气便又足了一些,后面说起话也就越发沉稳起来,“从前我在家里时,我们这些姑娘家听到这些事便爱比较,知道对方捐了多少,必定是要压过对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