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3/4页)

他什么都没说,继续朝来时的方向走去,路中遇到几个亲兵才停下步子。

“九少爷。”亲兵向他问安。

顾九非点点头,看了眼他手中的马鞍,淡声道:“去平朔斋把长宁郡主带过来。”

亲兵一愣,“什么?”

“去吧,去翻翻她的书桌,若是有针,一并带来,若有人拦……”顾九非想到顾瑜,眼眸微暗,“也一并带来。”

“是!”

“回头父亲问起,不必说是我。”这是顾九非走前留下的最后一句。

亲兵一怔,望着他的背影,迟迟才应道:“……是。”

等顾九非回到张娘子那边的时候,正好听到顾无忧在说话,“爹爹是觉得我出事是有人谋害?”他脚下步子微顿,似乎没想到这个自幼不算聪明的姐姐会想到这一层。

倒也没说什么,脚步一迈,便继续往屋子里走。

他向来是这样的人,若是不想让别人注意他的时候,大多情况都没什么存在感,进去的时候,也只有面朝门口的李钦远似乎察觉到什么,往他这边看了一眼。

却也什么都没说。眼风一转便又落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也没说什么,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继续端着一盏差,低着头慢慢喝着。

顾无忌也没想到她会猜到,他其实不大愿意让自己的女儿见识到人心的丑陋,他希望他的蛮蛮能够永远开心,永远无忧无虑,可看着她望向他的眼睛,却又不愿骗她,犹豫一番才开口说道:“先看看吧,若是偶然,自然最好,若不是……也好把这些祸根一并铲除。”

顾无忧闻言便露了个清浅的笑。

她不是没经历过那些腌脏事,也不是真的单纯得跟张白纸似的,或许从前的顾无忧是这样,所以才会被人一次次践踏,一次次欺负,一次次……摔进泥潭起不来。

可她,是知道这个世道有多丑恶。

就是因为知道,她才更想看到这个丑恶世道下的光明,更愿意相信人心的好。

“刚才马儿跑得时候,我就已经察觉到了,我虽然是用了力道,但那样的力道根本不至于让马儿变得那么癫狂……”沉寂的室内,顾无忧缓缓说道。

顾无忌一楞,似乎没想到她竟然早就猜到了,不由问道:“那你可猜到是谁做的?”

顾无忧没有立刻回答,她似是沉吟一番才开口,“今天总共有三个学堂的人在马场,但要猜其实也容易,那会不置斋和昌荣斋的人离得远,根本靠近不了马儿。”

“而那匹马在我之前还有人骑过,并没有出现什么异样,所以想害我的人只可能是在上一个人下马到我上马的期间内。”

顾无忧说得很慢,也很清晰,“那个时候,第二批骑马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我和阿瑜又在一起……拣选下来也不过十余个人。”

“想要知道那个时候谁靠近过马儿,把这剩余的人都问上一遍就知道了,问问她们那个时候在做什么,身边有谁……只要一个个盘问清楚,自然能找到纰漏的。”

其实她心中倒是有几个人选,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证据,不好乱说。

屋子里的一众人显然没想到顾无忧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不管是喝茶的还是说话的,这会都把目光往她身上递去。

顾无忌也呆住了。

在他心里,蛮蛮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他总是担心她受伤、被人欺负,吃暗亏,所以今天一听到她出事,就带着亲兵过来了。

可没想到……

他的女儿比他想象的要冷静许多,她不仅早就猜到事情有异,更想出了自己的一套章程,就算他今天没有来,想必她也能凭借自己把真凶找出来。

顾无忧被看得脸有些红。

其实这也是以前跟着大将军时学到的本事,有一次他们去江南游玩,碰到一桩命案,不巧,他们两人被卷了进去,本来以为得等当地的知府过来才能解决,没想到大将军几下就把真凶找出来了。

行凶之人做事的时候一直以为自己做的很隐蔽。

但只要破除所有的薄雾和迷障,任凭行凶之人瞒得再好,也能从中找出纰漏。

想到这。

她忍不住把目光朝李钦远的方向看了过去。

殷殷红日穿过扇打到他的身上,白衣少年正坐在椅子上,他正在看她,比她更早些,狭长的凤眼里满是笑意,那是一种极为骄傲的笑意,仿佛在说“小丫头真厉害”,她的脸顿时又红了大半。

屋子里的人不是已经知晓他们心意的,便是已经猜到的。

京逾白和齐序各自喝着茶,什么都没表示,傅显似乎还沉浸在这件事情中,表情很痛苦,至于顾九非……他看着两人对望着,薄唇轻抿,也没说什么。

唯一一个什么都不知晓的顾无忌,此时也沉浸在“女儿长大了”的感想中,面上的表情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