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3页)

没等范晴雪回话,严文博已经第三次下来理货了。

范晴雪把手掩在嘴边,用小小的气声调侃她:“呐,严主任又下来了。”

“……”孙小蝶手扶着额头,有些无语。“我就是普通的失恋而已,他一遍又一遍地下来干嘛?肯定是我爸吩咐他看着我呢。”

和她拧着五官的小脸对上,范晴雪忍不住笑出声。

严文博神色淡然地从两人的柜台路过,目不斜视。走出两步,突然回头扫了一眼孙小蝶,眸光闪烁,接着从兜里掏出两颗巧克力状似随意地放在她的柜台上。

孙小蝶注视着因为温度过高而半融化的巧克力,抿唇,最后还是没说什么,把它们塞进了自己的帆布包。

范晴雪乐不可支,看来不需要她绞尽脑汁安慰孙小蝶了,有人代劳了。

中午赵玉珍下楼带着范晴雪直奔国营饭店,两人去的时候发现许加和郑涛已经到了,正低声商量着什么。

看见范晴雪她们过来,许加笑眯眯地起身相迎,“你们来了啊,郑副市长刚才点好菜了,快坐下,咱们边吃边说。”

视线转向服务员,许加跟她点点头,示意她可以上菜了。

这顿饭虽然郑副市长说由他做东,但是许加不敢真的让领导请客,依然准备自掏腰包。刚到月中,他的粮票肉票就因为请客花的差不多了,后半个月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郑涛目光沉静内敛,深深地看了范晴雪一眼,直奔主题:“听许厂长说你有香皂的制造配方?”

声音有些锐气,“确定是你自己研制出来的?而不是从你姥爷那得到的配方?”

他们不可能为了拯救红旗日化厂,就没有下限地使用涞阳市日化厂的香皂配方,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跟范晴雪问清楚,免得以后有麻烦。

听完郑涛的问话,许加和赵玉珍下意识地看向范晴雪,尤其是许加,紧张得双手不知道该往哪摆。

昨天范晴雪说透明的香皂是她无意间研究出来的,他兴奋了半天,今天郑涛提出疑问后,他又有点不确定了,生怕自己空欢喜一场。

范晴雪指尖缓缓地梳理一下发尾,对于郑涛的质疑没有生气,声音淡然地说:“我以前跟姥爷学过一阵子制皂的理论,平时自己也爱在家研究这些东西,你们放心,这配方是我一个人弄出来的,姥爷根本不知情。”

她猜到郑涛的顾虑,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明显松口气的许加,拿出准备好的计划书交给他。

“许厂长,这是我的‘投名状’。”俏皮地眨眨眼,范晴雪规规矩矩地挨着赵玉珍坐下。

许加看着计划书上的内容,越看眼睛越亮,“好,好,好!”连说了三个好字,兴奋之前溢于言表。

“郑副市长,您看看这个。”意犹未尽地看完计划书上最后一个字,许加顾不上和范晴雪交流,一伸手把手上的文件递给郑涛。

郑涛点点头,接过计划书仔细看了起来,眉头越纵越深。

注意到郑涛严肃的表情,赵玉珍连忙问:“是有什么问题吗?”昨天她还一个劲儿地跟他夸范晴雪不是一般的小姑娘呢,今天她可不要拖后腿啊。

郑涛抬眸望着安静地坐在他对面的范晴雪,指出了其中的几个问题。

“你从人才、产品、利润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这点我很认同。不过对于大范围调整红旗日化厂原有的管理模式,全面放弃生产肥皂,引进生产线只生产香皂的计划,我认为可行性不大。”

端起杯子喝了口水,郑涛指着其中的几处接着说道:“红旗日化厂二十多年了一直是这样过来的,突然改变管理和生产模式,恐怕会引起很多人的不适,甚至触及个别人的利益引起反弹,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而且,按照计划书的设想,单单香皂的利润恐怕不足以支撑你们从财政部赊账购买生产线。没有生产线,这个计划书就是一纸空谈。”

被许加看好的计划书,却被郑涛挑出一堆大大小小的问题。

许加有些迟疑,重新拿过计划书细致地读了一遍,发现郑涛提出的问题的确需要解决。眉头笼上焦虑,瞳孔隐含期待地看着范晴雪。

“我来一件一件地解释一下。”范晴雪笑容清甜,长长的睫毛在她脸上落下阴影,神态自若。

“首先关于改变管理模式,原有的管理模式有漏洞,需要慢慢调整,这份计划书写的是未来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调整方向。不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即使拥有再多的产品也解救不了红旗日化厂。”

许加轻咳一声,默默低下了头,管理方面的问题大多出在他身上,他莫名有些臊得慌。

“至于放弃生产肥皂,我认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咱们厂里的设备陈旧,产出的肥皂质量大多不合格,为了它再去重新申请生产线,恐怕连生产设备的钱都赚不出来。而且别的省市各地都有自己的肥皂生产厂,轻易不会从别的地方进货,除非是那些打出名头的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