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6页)

皇后听着这般严重,便道:“什么毒这样厉害?”

杨瑞说道:“据说是一种西域的奇毒,入喉既死的。”

“那也算是镇远侯命大,”皇后又琢磨着:“今儿镇远侯府的那位夫人进宫了,跟皇上说了半天话,不知道是为了救他儿子呢,还是告谁,你可知道?”

杨瑞道:“儿臣进宫的时候才听说此事,所以竟后知后觉。”

皇后见他不知就失去了兴趣,当下道:“既然如此,你先去吧。别耽误了去丽妃那里的时辰。”

虽然皇后的话里带着明显的冷嘲之意,杨瑞仍是态度恭敬地行了礼,缓缓退出了凤栖宫。

丽妃的宫中,有几个妃嫔正在跟她说笑,听说景王到了,便都起身告退。

景王正往里走,见状退在旁边,垂首等众妃嫔先去。

等大家都走了,丽妃命人上茶,带笑问道:“怎么这时侯来了?”

景王道:“去了一趟都察院,便耽搁了。”

“是镇远侯的事?方才她们也正在说呢,”丽妃请景王到里间暖阁坐了,说道:“镇远侯怎么样?”

景王把情形说了一遍,丽妃听说李衾也去了,便说道:“怎么子宁又插手了?近来我看皇上的行事,对李家似乎不太喜欢。江家来告状的那人忽然死了,又跟子宁有什么相干?居然就让子宁去办……要知道兵部还有一大堆事情都离不了他,平日里干那些都够了,又添上这件,还要限期三天,这若是三天内完不成呢?也不知皇上是想怎么样。”

景王道:“小舅舅这样的,就是功高盖主,之前没把他调到兵部的时候,兵部是那样散沙一盘的,父皇每每忧心,等小舅舅打了胜仗回来,就忙调他去处置那烂摊子,凭着他在军中的威望,到底是把军中上下又整肃了起来,这才刚刚的见了好,皇上就又不干了,前些日子不是还把皇后娘娘母族袁家调了一个主事过去?听说本是要任侍郎的,给人劝下来了而已。”

丽妃秀眉微蹙,道:“你是说,皇上又疑心了子宁,难道又想削他的权吗,还是故意刁难?”

景王忙笑道:“娘娘不必太担心,我能想到的,小舅舅当然早想到了,他自会有应对之策。”

丽妃叹息道:“其实你说的我也知道,之前皇上传我侍寝,明里暗里我也听出了些,如今听了你的话,真的是‘飞鸟尽良弓藏’,如今飞鸟尚不尽,就要藏良弓了。”

她说了这句,见左右并无别人,才对景王道:“皇上怎么还不着急立太子?一天不定,我一天难以心安,最近我隐约从凤栖宫那里听说,皇后娘娘仿佛对三殿下有意。”

景王眼神一暗:“是啊,皇后娘娘向来不喜欢我,只是我想不到,她宁肯用老三来堵我。”

丽妃道:“可皇上又不是糊涂之人,怎会不知道选谁最佳呢,未必就肯答应她,且方才那几个人来还跟我提起,说是满城都在议论你将为太子呢。”

景王笑道:“我之前倒也不着急,只是眼睁睁看着皇上对小舅舅跟李家如此,倒是恨不得我能立刻帮得上。”

丽妃欣慰的看着他:“你有这份心自然是好,只是越到现在越不能操之过急,何况子宁那里自有应对。”

说到这里,丽妃道:“还有一件怪事,今儿无端的镇远侯府的那夫人忽然进宫求见皇上,还说了一个时辰的话,至于说了什么却无人知晓。”

景王道:“嗯,皇后娘娘也问起过,我又哪里知道去?”

丽妃皱眉想了半晌:“皇上对于镇远侯不是一般的偏爱,如今夫人又进宫,如此破格,难道皇上昔日……跟老侯爷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交情?”

景王说道:“说来,当初老侯爷也曾担任过皇上身边的近身侍卫,跟皇上的交情的确不错,后来边疆战事频发,老侯爷就主动请缨去了边疆,却不幸染病而亡……只留下了镇远侯这个遗腹子,侯府人丁寥落,姬妾也都四散,靠着朝廷的嘉奖抚恤等才勉强支撑,谁知镇远侯从来脾气不好,每每惹是生非的,若不是因为念在跟老侯爷旧日的情分,那次他打了宋玉溪,自然不会只轻易贬出京了事,连爵位都没削去。”

丽妃听了叹道:“其实也难怪镇远侯的脾气不好,打小儿没了父亲,自然缺了管教。”

景王笑道:“娘娘就是心慈,难道忘了‘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叫我说着不过是天生的罢了。”

丽妃道:“老侯爷的脾气难道也这么着?我倒是没见过。”

景王想了想:“听说老侯爷性情豪爽,很是急公好义,肯为人两肋插刀的人物。”

丽妃笑说:“既然这样,那镇远侯恐怕也差不到哪里去,毕竟从根儿就正。还好他这次无事。不然的话侯府岂不是真的绝了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