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第2/6页)

“我就输在看错了你!没想到向来以清高示人的霍奉卿,背地里竟端起了云知意的软饭,成了云氏门下一条走狗。你……”

就在他准备破口大骂时,霍奉卿疾步上前,顺手从旁侧的刑具架子上扯来一条血迹斑驳的脏污布巾,一手将他按倒在地,另一手狠狠将那布巾塞进了他嘴里。

审讯室内,除了巡按御史还在心无旁骛的看卷宗,其余人的目光频频在霍奉卿和云知意之间来回逡巡。

霍奉卿以半蹲的姿态按住田岭,转头睨向云知意,眉梢轻扬,一言不发。

正在看卷宗的云知意诧异抬头,先看向被压制的田岭:“你自己做了什么,自己心里清楚。事已至此,胡乱攀咬有何意义?这事并不是云氏在针对你。为了你田氏那些不知情、不涉事的无辜族人,我劝你就安分等着进京接受三司会审吧。”

语毕,她想了想,才又将目光挪向霍奉卿,低声劝道:“他只是临死拉人垫背,故意说些难听话激怒你。你别往心里去,仔细失手将他憋死了。”

田氏毕竟是蔡女王田姝的后裔,地位微妙。

而且田岭这事并不简单,除了“奸污素合”那桩旧案,还关乎谋逆,又涉嫌叛国通敌。

如今各环证据都确凿,按律是由原州刑律司复核证据后成文,州丞、州牧落印,之后将他送进京城,移交三司会审,大概承嘉帝也会亲自过问。

云知意是真担心霍奉卿被田岭激怒,失手将他弄死在这刑讯室。那就功亏一篑,得不偿失了。

“我很难不往心里去,”霍奉卿手上力道稍松,看着云知意的眼神却格外认真,“待会儿等我片刻,有句话要与你讲。”

——

如今田岭倒台已是必然,在朝廷任命新的原州丞之前,云知意这个左长史将代掌州丞印。

她要考虑的事就更多了。

云知意将巡按御史请出刑讯室,两人站在门外单独说话。

巡按御史隐有不豫:“霍大人实在有些不像话。关于素合那案子,督察院和我,竟都成了他算计好的一环。”

“大人见谅。因为田岭在京中有消息来源,霍奉卿也是怕打草惊蛇,在没有准备万全之前,不敢按正常规程上报。在京中向督查院匿名投书的人,其实是我私人借给他的。若督察院要就此事追责,后果该我来担。”云知意道。

巡按御史看着她,默了默,笑着摇摇头:“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您误会了,今日若换了别人,我也会这么做,”云知意认真解释,“投书的确实是我的人。我当初既同意将人借给他用,就没打算推诿这责任。”

巡按御史笑笑:“罢了。既田岭谋逆、通敌是真,素合的旧案也是真,便也没什么好计较。”

“多谢大人雅量。”

云知意松了口气,回他个大大的笑脸:“此次霍奉卿先借您之力,通过公审向百姓抛出素合这个案子,田岭在原州已再无可能获得民心拥戴,朝廷对他最大的忌惮就解除了。边境上有淮南军府协助固防,外敌也不足为患。后续只需按律照章,就能一顺百顺。”

世间任何事都有利弊两面。

通常情况下,若百姓对某个特定官员有着强烈的信任、依赖与拥戴,那同时也意味着,百姓对这个官员会有比对别人更严格的期许。

若然这个官员行差踏错,百姓曾交付给这人的信任、依赖与拥戴将在瞬间被收回。

多年来,朝廷一直咬牙忍着田岭坐大,无非也就是忌惮田岭裹挟民意。今日公审素合一案,消息很快就会在原州传开。

加之霍奉卿也早就谋算好各个环节,确保外敌不敢轻易来犯,田氏的人也全数在掌控之下。

所以,如今的田岭前无“民意”护身,后无外敌来援,再也掀不起什么浪,除了束手待毙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确是如此。待你们两府合议的规程走完,我将他押送进京交由三司会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巡按御史颔首,“云大人想说什么?”

云知意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气,直视着他:“为原州人做长远考量,此案中有一些细节不宜对外张扬。待两府合议之后,我会让刑律司准备两份呈文。一份供陛下及京中各部了解案情真相,另一份,做为最终结案时对外宣布的参考。”

比如“提线香”,比如槐陵北山里的陨星矿。这两样东西最好是秘而不宣。

若被广为人知,谁敢保证没有别的什么势力打起歹主意?那原州就要不得安宁了。

云知意想了想,又补充道:“您只需在押送田岭回京后,帮我将两份呈文递交陛下。至于如何说服陛下及各部,我会另行设法,绝不让您为难。您放心,我也不会让您白帮这个忙,算我云知意欠您一份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