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2/3页)

云知意抿了抿唇:“乡镇上被偷走这么多孩子,怎没听闻他们父母报官的消息?如今槐陵县府做何应对?进山去查了吗?”

“要不怎么都在骂田岳和槐陵县府呢?”顾子璇颇有点恨铁不成钢,撇了撇嘴,“槐陵快马来报,说当日天亮后一接到消息就派人进了山,搜到那帮山匪的老窝,但里面已被洗劫一空,什么线索也没有。”

云知意冷哼一声:“雁过尚且留影,怎么可能什么线索都没有?”看来可以完全确定槐陵县府就是有鬼,进山后根本就没认真查。

“早上田大人接报后,就立刻派了他的近随属官带人赶往槐陵,”顾子璇耸了耸肩,“不过也不知怎么回事,这消息没一个时辰功夫就街知巷闻了。百姓都说田岳既是田大人之子,再由州丞府派人去接手重查的话,只怕会对槐陵那帮官员有所包庇。近午之前,有两拨百姓自发聚集到了州牧府门外,跪求盛大人火速派人去槐陵,监督州丞府的官员彻查北山匪帮窝点。”

云知意挑眉:“盛大人答应了?州丞府也无人异议?全州治安诸事,一向都是州丞府辖下治安司直接经手,如今越过州丞府请盛大人出面,岂不是打了田大人的脸?”

“那也没法子啊,群情激愤的风口浪尖,便是打了脸,田大人也只得受着。谁叫田岳是他儿子呢?盛大人与他会面磋商了不到半个时辰,但应该是达成共识了。”

顾子璇突然想起什么,又唏嘘道:“一谈妥后,盛大人就亲自带了一队人,马不停蹄赶往槐陵去。我出城门到你这儿来之前,邺城百姓正夹道欢送呢!对了,霍奉卿也跟着的。”

“哦。”云知意漫应一声。

顾子璇长长叹气:“不管怎么说,只盼盛大人和霍奉卿他们去后能很快查清真相、平息局面,给那些孩子和百姓一个说法,别真让事情闹大了。”

云知意垂眼轻道:“希望吧。”

但她猜,盛敬侑和霍奉卿不会轻易让局面平息,恐怕他俩这趟槐陵之行,目标就是将事情搞大!

若没有这两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槐陵县府快马报到州丞府的消息,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上午就街知巷闻、民意沸腾?或许,所谓“自发聚集到州牧府门口请愿的百姓”也有猫腻。

说真的,云知意虽理解他们的大局,也知道他们眼下就是要借此事之力,名正言顺从田岭手中抢夺第一份实权。

但她还是很难心平气和地认同这些手段。

顾子璇并不知她心中所想,饮茶之后,拿起一块桃花酥咬在齿间,含糊调笑:“霍奉卿这趟去槐陵,最快也得半个多月。到时你也该随钦使离开邺城了。这算不算‘劳燕分飞’?”

“劳什么燕?”云知意嗔了她一眼,“这叫眼不见为净!”

一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明年今日,云知意不会再是现在的云知意,霍奉卿也绝不会再是如今的霍奉卿。

到那时,他俩之间,又会变成什么样?

云知意不愿再往下想了。

——

对面的顾子璇见她神色淡淡伤怀,便贴心地换了个话题:“对了,你是打定主意要去做钦使跟班?”

云知意敛神抬眸:“对。怎么了?”

“你可知道此次来原州的钦使是谁?”顾子璇眼神复杂,轻咬笑唇。

云知意颔首:“丞相少史,沈竞维。”

顾子璇惊讶低呼:“那你还敢去?你不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云知意神色平稳:“我二姑姑以往曾在信中与我提过,好像是个少见的美男子。”

“你就记得这个?还是云将军就只与你说了这个?”顾子璇扶额,“姐妹,色字头上一把刀啊。”

沈竞维,现年二十有四,承嘉八年京中官考的文官榜探花。

才学过人,但因出身寒门,当年考中后只得了“丞相法曹”这七等小京官的位置,主邮驿科程事。

可短短一年多之后,他便跃升两等,成了丞相奏事;再一年后,更成了丞相少史;又过一年,更成了仅在丞相之下的丞相司直。

当下京中官场是宗亲贵胄、世家豪门的天下,寒门子弟再是出色,若无人着力扶持、拔擢,升迁上就只能熬资历、等机会,通常三五年都未必能升一等。

沈竞维只花了不到四年,便从七等小官成了三等大员,这跃升的轨迹之顺遂之飞速,寻常世家子女都未必有此好运。

从承嘉八年到如今,六年间,沈竞维所表现出的能力已无可置喙,谁都承认他的本事确实配得上如今地位。

但饶是如此,他这人在京中风评一直都是很微妙的。

“……至于如何微妙,我二姑姑的信中就从未细讲了。”云知意执盏浅啜。

顾子璇搓着手,嘿嘿笑道:“我听我爹说,他行事风格正邪莫辨,有时还显得不择手段。再者,京中坊间素有传闻,沈竞维于公有才,为人却好色,且擅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