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2页)

大家对冬季的到来总会很欢喜,但云知意却正好相反,没什么欢喜,也没什么期待。

因为过冬时,只要父亲不在家,她就仿佛一个突兀的客人。母亲对她客气疏淡,弟弟妹妹们生怕她突然问功课,都会尽量躲着她走,轻易不会主动凑到她跟前搭话。

宿子约向来是个有分寸的人,以往只在秋天护云知意出门游历,便不会多嘴问她家中事。

此刻乍闻云知意在家中竟是如此,不禁百味杂陈,一时也不知说什么才不会冒昧。

倒是云知意,难得有机会与谁讲这些闲话,便自顾自望着月亮道:“每年冬日,我多数时候都在朱红小楼里看书。偶尔觉得闷,便捡小石子丢过墙去滋扰邻居。”

墙那头的书房里,有同样在独自用功的霍奉卿。

“其实我俩某种层面上很像,至少我们都背负着同样沉重的期许和责任。可我们对很多事的观念都不同,时常话不投机,聊什么都容易吵起来。但也不是每次都吵,偶尔也会和和气气说些莫名其妙的废话。”

隔墙的那个少年,就用这样奇怪的方式,陪伴她度过了在邺城的十个冬天。

他们不是家人,甚至做不成朋友,多数时候吵得不欢而散,偶尔相处融洽。多么令人匪夷所思的交情啊。

宿子约若有所思,试探地发问:“大小姐,可是有些……喜欢他?”

“若他能别总和我意见相左,乖乖听我的,那我就喜欢。可他就少有不和我抬杠的时候,这就很烦了。”酒意渐渐上头,云知意眼皮渐沉。

虽知她已经醉了,宿子约还是很有义气地劝道:“你往常不是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吗?若真喜欢,那就求同存异啊。”

“唔,跟别人我可以存异,跟他,我不高兴。”

上辈子她将霍奉卿“办”了之后,一想到往后余生都要与他白天吵公务、晚上吵家务,她就头皮发麻。

好在他得圣谕需紧急进京面圣,而她也为槐陵的事焦头烂额,这才松了口大气,暂不必考虑会成怨偶的事。

恰逢顾子璇回邺城找她回禀槐陵的事务,她便与顾子璇讲了自的烦恼。

脑中掠过往事,云知意还记得上辈子的事说不得,却又忍不住笑出声:“哈哈,顾子璇笑话我,说这不是真的喜欢,就是贪图人家的身子。”

这大胆豪放之言从云知意口中说出来,特别违和,宿子约惊得抿唇闷笑。

云知意口中笑音变得愈发黏缠,思绪也很跳脱:“子约啊,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奇怪,为什么每次只要丢石子,他就会立刻出现?我认真看书时,明明很难留意到外头的小动静……”

话没说话,她已趴在了桌上,留给宿子约一个后脑勺。

“现在的小姑娘们,怎么都傻乎乎的?”宿子约回头看看裹着披风睡熟的自家妹妹,再看看云知意,好笑地摇摇头,“你一丢石子他就出现,要么就是他习武根基远比你以为的深厚,要么就是他本就在等你啊。”

趴在桌上的云知意也不知听清没听清,嘟嘟囔囔回了句:“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