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3页)

大家的好奇心此时全部都被勾了起来。

主持人见此,说道:“既然我们嘉宾之间有了这么大的分歧,那这个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还是要听听评委们的答案。”

--

摄像机转到了评委席上,和之前评委直接进行点评不同,这一次,四位评委微微侧头,明显还在交流些什么。

并没有人立刻发言,看这样子,难道评委里竟然也出现了争议?

正这么猜测着,四个评委停下了讨论,坐直了身体。

评委一看了看大家,有些抱歉的开口了:“不好意思,关于这个古董的价值方面,我们四个人产生了分歧,暂时无法给出具体答案,不知节目组能否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现场再认真查看一下这个瓷枕。”

会听到这个答案,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迟兴询问

般的看向一角,直到耳机里传来伊导演的声音:“让他们现场观看。”

迟兴明白了,当即向旁边走了一步,为四位评委让出位置。

四人走向瓷枕。

他们目光凝重,围着瓷枕,都小心翼翼的。

同时,关于一些细节处,明显有了争议。

他们又讨论了足足有三四十分钟,才回到了位置上。

回去之后,也不等主持人讲,其中一位专家便开口道:“这个瓷枕,釉色白皙如玉,透着定窑白瓷独有的温润光亮,雕工十分精细,连发髻、衣服褶皱细节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各处细节均为北宋时期的定窑白瓷所有。”

另一位专家听完,赞同的点了点头,补充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河北曲阳涧磁村附近定窑遗址挖掘现场,我曾经去看过,便是在那见证了白瓷美人枕的发掘,后来经过文物修复师的手,那瓷枕终于修复。有类似的器型出现,说明北宋时期曾流行过这种美人枕,虽说靳小姐说了器型有所不同,可是不排除定窑做了不同模具,生产了不同的美人枕。另外朝代不同,审美出现变化也是正常,另外据我判断,这件美人枕的价值很可能上千万。”

美人枕的价值一出,不少观众们都瞪大了眼睛。

千万级别的古董,他们也只能在电视中听听,这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这么贵重的东西。

第三位专家看两位都说完,便总结:“美人枕的价值很高,而且我们三人都一致认为,这个美人枕是开门货,其实之前靳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鉴定数据。”

他说着,后台工作人员已经接到了指示,把一份报告递了上来。

上面的内容,放大在现场的大屏幕上。

这位专家说道:“这是由权威机构出具的《热释光检测报告》,所以,基于以上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美人枕是货真价实的北宋定窑白瓷开门货。”

靳军豪略带抱歉的补充道:“其实我并没打算让专家组拿报告出来的,毕竟虽然有报告,也不能完全代表它就是真的,也不想让它影响专家组的判断,我只想知道这古董背后的故事。”

话已经说到这里,听起来仿佛已经一锤定音。

只是现场四位评委,还有一位没有发言。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了纪教授的身上。

迟兴笑着问道:“纪教授,其他三位专家都这样说了,你怎么看、”

纪教授面上一片冷静,他看向靳军豪。

靳军豪对上纪教授的目光,不知为何,突然有些心慌,纪教授的目光并不犀利,却带着一种把人看穿了的感觉。

冷静,他的东西本就是真的,没有人能看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纪教授看着靳军豪,声音低沉的问道:“这位先生,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

“您请讲。”靳军豪神色如常。

“这个瓷枕,是谁帮你修复的?”纪教授开口道。

听到这句话,靳军豪心中一个咯噔,但还是依照之前拟定好的回答,淡定道:“没有什么人修复,我得到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纪教授没有再问,只是微微向后坐了一点,看着他,嘴角反倒带上了一抹笑容:“我听你介绍时说,你经营着一家古董店。”

“没错。”

“古董有灵,你既然整日与古董打交道,那我私人有一个请求,我希望你的内心能始终对古董持有尊重。古董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它有多少钱,更多的是它身上所重负的历史,每一件古董都是经历了时间的打磨,古董本身,就是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纪教授的目光逐渐看向观众:“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我一直希望,所有接触古董,热爱古董的人,都能有一颗守护古董的心,让古董散发它本该有的色彩!”

纪教授的话音刚落,现场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而靳军豪的脑门,却微微浮现出一层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