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3页)

“听他们说,靳小姐会古董修复?”祁珩的座位就在靳木桐旁边,他坐下以后,饶有兴趣的问道。

靳木桐刚要回答,坐在祁珩身边的任嘉瑜忍不住插嘴道:“是吗?靳小姐这么厉害呀,我只是大学的时候学的历史专业,跟你还真没法比。”

靳木桐只得自谦一句:“我才学半年左右,不值得一提的。”

祁珩微微一笑:“半年也很不容易了,古董修复很难的。”

他一直侧身跟靳木桐说话,任嘉瑜觉得有些无趣,便找邹海宁聊娱乐圈八卦去了。

很快导演便来宣布今天的节目流程。

“待会会有四组持宝人带着古董上台,每组有三个人,也就是三件古董,每一组上台,你们都可以为三件古董投票,可以投选择票、待定票和淘汰票。

当古董拿到两票以及两票以上淘汰票,则该古董淘汰。拿到两票或者两票以上的待定票,该古董进入待定。在这个过程中,嘉宾可以给任意一件古董投出选择票,那么哪怕这个古董得到三票淘汰,也能够被该嘉宾直接选择,进入下一轮的故事讲述环节。

需要注意的是,每名嘉宾每期只能投一票选择票。

如果十二件古董都亮相完毕,选择票还没有投出,则从待定席挑选一件。

我们节目的原则是,只讲述真古董的历史,如果嘉宾由于鉴定环节出错,不小心选择了赝品,那则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故事演绎环节。

所以我们为每一位嘉宾每期都提供了一次召唤智囊团的权利,智囊团由考古所专家,专业的鉴定师组成,他们将为嘉宾提供专业指导。

当然,也可能出现两人或者多人为同一件古董投出选择票的情况,这时候就由持宝人或者专家智囊团问问题,答对的那个嘉宾将会有资格成为这件古董的讲述人。”

这个规则一出,任嘉瑜松了一口气,只需要在自己投出选择票之前召唤智囊团,至少可以为自己避一次雷。

靳木桐听完这个导演讲解以后便打定主意,第一期还没摸清楚情况,除了那些能一眼辨别出假的赝品,别的一律投待定票。

毕竟要看到最后才能确定哪一件古董更适合讲述故事。

规则清楚以后,录制现场的观众也已经到位,现场编导负责调动观众情绪,紧接着便进行正式拍摄环节。

主持人是靳木桐相当熟悉的一个主持人迟兴,他在国内主持过相当多的电视节目,也当过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导演,可以说是一个跨界能手。

他主持的风格多变,现场反应灵敏,学识渊博,可活泼可严谨,是相当难得的金牌主持人,看样子这次节目的班底相当有实力呀。

金牌主持人加金牌节目制作人,和金牌导演的组合,靳木桐突然对《民间的宝藏》这档节目充满期待。

节目能请到这些人,说明背后的策划者很有能力,这种节目最怕的就是藏品尴尬,有实力说明有能力网罗到各地难得的藏品,这样节目的可看性也会增强。

在靳木桐的期待中,主持人迟兴热情洋溢的开场白之后,请出了《民间的宝藏》第一组的三位持宝人。

这三位持宝人两男一女,手中怀抱的盒子一一打开,里面装着的都是瓷器。而且三件都跟动物有关系。

第一件是北宋三彩瑞兔纹盘。

“大家都知道唐三彩非常有名,却很少有人知道宋三彩,眼前的这件古董,据持宝人所说,这是一件北宋时期的三彩陶盘,究竟是不是呢,请四位嘉宾上台近距离查看。”

靳木桐跟着其他三位嘉宾来到台上,仔细的查看这件古董。

持宝人是位大叔,从陕北而来,头上还扎着白色头巾,看上去质朴憨厚。不过他带来的这件古董却精巧灵动。

这大叔可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节目录制有些紧张,当任嘉瑜拿起他的陶盘时,他紧张的都有些结巴了:“别、别摔了,小心点。”

任嘉瑜笑了一声:“放心吧,我不会摔的,可我得仔细看呀。”

轮到邹海宁的时候,他将陶盘拿起,在灯光下仔细看,之后再放下。

靳木桐则是细细研究陶盘上的瑞兔图案,之前跟着师父学习,他跟她讲过不少关于如何辨别真伪的技巧,其中这种带有图案纹饰的器物,要首先从它图案的笔法,整体器型判断,之后再从一些边角的细节判断。

祁珩走上前查看片刻以后,便回到了座位上,他甚至都没有上手摸。

靳木桐觉得有些奇怪,就算他对自己的水平很自信,也不至于都不需要上手摸就能判断这东西是不是真品吧。

她心里对祁珩的能力打了个问号。

看过这件藏品以后,四个人按下了自己的投票。

结果出来了,任嘉瑜、靳木桐、祁珩三人给了这个宋三彩陶盘待定,而邹海宁却直接给了这只陶盘选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