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2页)

靳木桐见师父已经明白了,便将卡递给师父。

接下来,纪松柏带着文物局科长和靳木桐,再度登何老先生家的门。

这次,态度更加诚恳,而且单独找了何劲聊天,郑重承诺,要将他爷爷和高祖爷的故事在追思会上进行还原。

院方的诚心,开启了少年封闭的内心,他拿出了同时尘封在地窖中的许多文件和何兴华当年写的手札。

这些都是上百年的老古董,一点点的蛛丝马迹,让纪松柏逐渐拼凑出了百年前的那些故事。

老一辈的古玩行当,用古老的文物复制手段,费劲心机才终于保下这批文物可以免于被贩卖出国。

最终,纪松柏还是说服了刘丽娟和何劲接受了这二十万的拨款。

“钱,你当然可以自己挣,不过那是等你长大成人以后,将来,你一定可以成才,用你的能力,继承你祖辈的传统,继续为国效力。”

何劲点头:“我一定会的。”

回程的路上,张科长不停的感慨:“纪老,这次如果不是你的徒弟,我们哪里会挖出这么许多故事。”

纪松柏看向靳木桐,笑道:“木桐,你这次干得很好!心思细腻,处理得当,才能让这百年前的人和事浮出水面,否则,只怕也会跟无数默默无闻的人那样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这夸赞靳木桐可不敢领,她是因为听了完颜娜讲的故事才知道的,她哪里知道,何家这么巧也保有一部分百年前的手札文书,而那封信也幸运留存下来,这个故事才能被挖出来。

靳木桐:“师父,我还要跟你去石家庄么?”

纪松柏心塞:“怎么,你就光去看何家的么?出都出来了,石家庄的会时间也不长,也就一两天时间就回去了。再说,追思会还有好几天才举行呢。”

靳木桐:“哦……好吧,那我就陪你一起去。”

……

这次在石家庄召开的关于民间古玩文化推广研讨会,靳木桐也获准参与,这次会议上,文物局的张科长有感于这次何家守护国宝的故事,在会上将何家百年间守护国宝银器的故事讲了一遍,最后感慨道:“在民间一定有不少藏家,也有很多难得一见的古董,甚至还有许多让人为之动容的故事,不应该被埋没了呀。”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呢?”有人问道。

“我觉得以往的鉴宝类节目良莠不齐,而且只侧重坚定古董的价值,如果只是估价的话,实在是没办法完整展现古董的完整魅力,不如再推出一档节目,由故宫牵头,全国征集私人收藏的文物,除了鉴定文物价值之外,还要尽可能讲述古董的故事,你们觉得如何?”

“嗯,这想法倒是不错,不过……我感觉还是挺难的,以往的节目就鉴定环节都伤脑筋,鉴定师往往也不专业,而征集来的古董,也难得见到好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我觉得,这大概是最能贴合这次会议主题的提议了,老百姓也爱看。”

“我怕的就是,古董好找,故事难找,要不这样,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邀请一些明星参加,共同演绎这些故事,老纪,这事你们看如何?”

众人讨论之后都看向纪松柏。

毕竟这是北京故宫来的专家,对于这个议题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纪松柏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挺好的,以前大家都把目光放在博物馆、文物局和考古现场,殊不知老百姓身边就有不少有故事的古董,这个节目的立意挺好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提议,想要真正实施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首先要找专业的节目制作团队,还要找播放平台,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了大半天才又暂时放下,去讨论其他议题了。

靳木桐全程旁听,她从来没想过,这次会议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一样。

没想到,第二天,会议结束后,纪松柏便找她问道:“木桐,这个节目他们想让我上当评委,我一大把年纪了,凑什么热闹啊,还有……我脸大,上镜不好看,我不去!”

靳木桐:“......师父你脸不大啊。”

纪松柏:“反正我不去,你去吧,我已经把你推荐上去了,如果到时候节目策划真的通过,你做好准备,估计会找你当评委。”

靳木桐懵逼:“师父,你……把我名字报上去了???”

纪松柏:“是啊,当个评委而已,你足以胜任了,这是个苦差,我事情多忙得很,你小姑娘形象好,就代表我去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