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四十八口小甜酒(第3/4页)

虽然叫大戏,但戏台并不大,道具也不很花哨。台下摆了几十张长板凳,有穿梭其中送茶水的伙计,按座收茶水钱,一个人五块,这会儿已经坐满了。

除此之外,一旁还有卖烤玉米、糖炒栗子、干果糕饼的摊子,在冬夜里冒着带甜香味的热气。乔瑜不喜欢嘴闲着干看戏,到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大袋栗子回来,让身边的人帮忙捧着,她随拿随吃。

戏是用镜湖方言唱的,本来林一安就听不懂,更别提加上唱腔之后,听完两句就低头向乔瑜请教:“这唱的是什么?”

“我也不太清楚,”乔瑜打开自己的保温杯,一边回答,“这些戏班子大部分都是前良村的,口音跟我们这儿有点差别。而且我也好多年不听了,有点耳生,没听过他们唱的这出。”

“你没听过?”林一安刚刚才听刘莹说她看这些看得发腻,还以为乔瑜也把戏背得滚瓜烂熟。

乔瑜闻言老道地轻啧了声,告诉他:“这你就不懂了,我们这儿的平安大戏少说都有五六十出,三天也唱不完。我从小到大都是零零碎碎地听,就没完整听过一部……再说各个班子的戏本不一样,偶尔他们忘了唱词,还会随口改改圆过去,听不懂才正常……”

说到这儿又指了指台上的唱做念打,道:“不过戏么,你大概能看出个意思,专管唱和的叫文班,管武打拳脚的叫武班,又分生旦净末丑五角……今天这里的大多数是扮鬼,叫鬼戏。你只要看看边上挂出来的纸帽就知道出场了什么鬼,阴阳脸的是阎王,灰白脸的是地方鬼,待会儿大概要有人从人做了鬼,然后让地府来收,会有判官出面裁定生前冤屈之类的……”

乔瑜说到最后,看林一安似乎是听懂了,便不再多说,仰头喝了口保温杯里的东西,安闲地开始看戏。

倒是林一安消化完她灌输来的知识后,蓦地从她杯子里闻到一点酒味,转头问她:“你喝的什么?”

“……”乔瑜出师未捷,有点尴尬地冲他晃了晃手里的保温杯,回答,“青梅酒。”

林一安闻言也失笑,但又没法阻止,只能无奈地嘱咐她一句:“少喝点,过个嘴瘾就行了。”

“好。”乔瑜老实应下。

等到台上的戏唱了两出,底下长板凳上的人也换了一轮。林一安并不吃袋子里的板栗,在过程中安安静静剥的大半袋全进了乔瑜的肚子,一直吃到她口干,长板凳上才总算有了空座,能让她坐下来喝几口茶。

只是乔瑜许久没听戏了,在伙计来讨茶水钱的时候下意识问:“支付宝行吗?”然后被告知只收他们现金。

当下只能转头看向林一安,问他:“你带现金了吗?”

林一安点点头,但手里还剥着板栗,便示意她到自己的外套口袋里拿。

但就在她把手伸进去的时候,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飞快开口说了句:“等等。”

“啊?怎么了?”乔瑜在他说话的时候已经把钱包拿出来了,有些莫名地回了句。

林一安见状也松了口气,回道:“没什么。”

乔瑜便“哦”了声,抽出一张一百块,递给伙计找回了九十,然后整整齐齐把那一沓零钱给他叠好,放进钱包里。

只不过在把钱包放回他口袋的过程中,她的手不小心带出了什么,是一张整齐折好的纸,晃晃悠悠掉到了地上。

乔瑜弯腰帮他捡起来,一边问:“这是什么啊?”

林一安在看到那张纸片的时候,下意识紧了紧嗓子,但半晌后开口问她:“你想看看吗?”

“嗯?”乔瑜闻言也有点好奇,低头把那张纸摊开,借着远处戏台映出来的微弱灯光仔细看了眼。

是他昨天下午的速写纸,显然是从本子上撕下来的。钢笔笔触被暗淡的光线晕得有些模糊,但隐约能看出画的是院子里的马头墙、墙下的紫藤架和秋千,还有秋千上蒙头大睡的她。

乔瑜在认出他画的是自己的一瞬间,好像也意识到了他让她“看看”的真正想法,心头跟着一跳,像是玻璃塞子被“啵”一声拔起,一下子有些空,紧接着灌进来凉飕飕的气体。

可问题是,她在这一瞬间有些迟疑。

又或者说,还是退缩了。

那句应该说出来的、明知故问的“你为什么要画我啊”一下子堵在嘴里,她说不出口,也没准备好真的往前迈这一步。

她骨子里好像有某种止步不前的惰性,觉得现在已经够好了,她不需要那么多,可以一直满足于此,所以也不去期待什么。

毕竟万一呢,打破这一切之后其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甚至更坏,又因为回不了头,会一直坏下去。

她不喜欢改变,更何况这个改变有它的不确定性。

乔青松和刘莹当年也是真心相爱过的,可收场时两人的样子都很难看,她一直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