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4/5页)

不一会,牙人领着个穿着鹦鹉绿潞绸夹袄的妇人走了进来。

吴氏的丈夫吓了一大跳,低声道:“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还有妇人做房东出面订契约的。”

“你少见多怪罢了!”吴氏抿了嘴笑,“淞江那边有很多商贾之家男人走船押货,女人在家里打理铺子的……”

一句话没有说完,她望着院子的目光变得有些呆滞,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敛去。

“你怎么了?”丈夫有些担心地问。

“没、没什么!”吴氏咬着嘴唇,喃喃道:“碰到了从前的熟人。”

既然是熟人,怎么这么紧张?

丈夫不解地望向那名妇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妇人已停下了脚步,潞绸夹袄把她圆润的身子裹得紧紧的,赤金耳环衬着她蜡黄而平庸的面孔,带着几分沧桑,显得有些憔悴。

不过是个看上去被艰辛的生活磨得失去光彩的寻常妇人。

那妇人看他们的目光有些茫然,但很快就变得清明,略带几分犹豫地上前,不敢确定地小声问道:“你、你是吴姨娘?”

吴姨娘!

只有知道当年事的人才会这样称呼妻子,像赵家的人,虽然知道当年的事,但还是善意地称妻子为“吴氏”,可见这妇人对妻子少了尊敬。

吴氏的丈夫把吴氏拉到了自己的身后,目光警惕地瞪着她,“你是什么人?”

吴氏心中暖暖的,紧紧地捏着丈夫的衣襟,道:“这位是俞府的费姨娘。”

丈夫听了不仅没有放松下来,反而平添了些许凝重。

费姨娘张大了嘴巴,竟然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你、你真的是吴姨娘!你怎么到了京都的?”然后看了看挡在她面前的男子,“这位是?”

吴氏昂首挺胸地道:“这是我当家的。”

费姨娘惊愕地望着吴氏,心里霎时像水滴进了油锅里,噼里啪啦乱炸开来。

这吴氏除了长得比较漂亮,哪点比得上自己了?

离开了俞家,离开了俞敬修,她不仅眉眼间多了几分从容,让她看上去姿容出色、雅静恬淡,还嫁了个人模人样、明知道她是什么出身依旧把她当宝贝的丈夫……遇上了老相识,连问都不多问一句。

费姨娘想到了俞敬修,纵然落魄到如此境地,纵然她对他始终如一的肝脑涂地,他看她的目光中还是带着几分瞧不起。

念头闪过,费姨娘止不住地心酸起来。

倒是牙人机敏,笑道:“原来你们认识啊!这就好说了,有什么事你们彼此都好商量。你们先说会话,我这就去写契约。”

吴氏却道:“这宅子我们不赁了!”

她这辈子再也不想听到俞敬修的名字,再也不想看见俞家的人。

丈夫支持她,拉了她就往外走,“这宅子我们不赁了!”

原来不是故知,而是仇家啊!牙人暗叫倒霉,快步跟了过去。

吴氏却已没有了看宅子的心情。

丈夫给牙人赔了个不是,请他明天一早再来客栈。

牙人也不客气,约了时辰,骑着驴走了。

吴氏夫妻回了客栈。

丈夫见吴氏闷闷不乐的,开导她:“一样米养百样人,不是还有像赵夫人那样的好人吗?”

吴氏听了,一扫刚才的郁闷,高兴地笑了起来。

丈夫就领着她去了客栈隔壁的小食店,吃了京都有名的炸酱面。

回到客栈,却看见费姨娘由一个小丫鬟陪着,在门口等他们。

“你怎么找来的?”吴氏吓了一大跳。

“我问牙人的。”费姨娘笑着,四处张望,打量着客栈,“虽然小,还挺干净的。”

丈夫皱着眉头撵人:“你来干什么?我们要歇息了。”

费姨娘忙道:“我就是想和吴姨娘说几句话,我没有恶意!”

吴氏知道她这个人,只要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办到的,就是这时候把她赶走,说不定过几天她想了其他的法子又来了。与其那样,还不如今天就把话说清楚。

吴氏安慰般的拍了拍丈夫的手背,悄声道:“你在我身边,我有什么好怕的!”

丈夫不由失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小声道:“那我在门外候着,她要是不老实,你就喊我,我立刻把她给拎出去。”说着,瞥了费姨娘一眼。

吴氏忍俊不禁,和丈夫一起偷偷的笑。过了好一会才收了笑容,请费姨娘进屋。

费姨娘看着眼红,道:“你当家的待你很好吧?”

“还可以!”吴氏答着,嘴角情不自禁地翘了起来。

她倒了杯茶给费姨娘,然后和费姨娘并肩坐了,开门见山地道:“你有什么话跟我说?”

费姨娘转着手中的茶盅,半晌才道:“你可知道你走后俞家都发生了些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