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2页)

她是个聪明人,将后院这些事看得很透,也清楚钱氏的做派。

若只是记恨江云晴受宠,有意打压也就算了,可有的事□□关将军府的声誉,却并非能由着钱氏的性子胡来的。

这两年,陈嬷嬷将诸事看在眼里,但总觉着后宅之事不该拿到爷们面前说道,可眼见着愈演愈烈,便索性趁着这个机会提了。

而说到最后,陈嬷嬷的意思也很明白——长房该有一位新夫人了。

恒伯宁从不关心后宅之事,如今骤然从陈嬷嬷这里得知许多,后又突然扯到续弦之事上,险些没能回过神来。

其实再娶之事,恒伯宁近来也没少被亲娘念叨。

老夫人的说辞与陈嬷嬷相差无几,皆是说,后宅之中需得有人打理,一双儿女也需要名正言顺的嫡母来管教。

恒伯宁对此算不上热切,无可无不可,只推说由老夫人决定,自己是半点心思都不肯分到这件事上的。

“再说吧。”恒伯宁未置可否,只吩咐陈嬷嬷道,“你只管照顾好公子与小姐,再着人留意着绿漪阁,别再闹出什么事就行。”

陈嬷嬷见他如此,便没再多说,应了声后便退下了。

*

晌午陪着江云晴用饭的时候,沈琼并没吃多少,一回到家便觉着饿了。云姑给她端了各色糕点来填肚子,听桃酥讲了今日到将军府的见闻后,神情不由得认真了起来。

“那位恒大统领虽帮了你一次,可不见得会帮第二次。”云姑猜到沈琼的心思,无奈道,“归根结底,他不过是为了将军府的名声罢了,所以才会着人弹压钱氏。可你若是得寸进尺将他给惹急了,说不准会适得其反。你那点小心思,他岂会看不出来?”

沈琼咽下口中的糕点,又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水,这才说道:“就是要让他看出来。若是不这样,也没旁的法子了,倒不如赌一赌。况且他这人不坏,哪怕是真恼了,也不会背地里下毒手。”

就算是不赚,也总不会赔,她心中掂量得清清楚楚,所以才会去做。

“你呀……”云姑戳了戳她的额头,“下次不准再这么莽撞了。”

沈琼向后仰了仰,笑道:“生意上的事情,今后就得你多费些心了,仔细被人给下绊子。”

“那你也给我老老实实呆在家,不要招惹是非,免得被人抓了错处去。”云姑是个谨小慎微的性子,将钱氏这件事看得很重,反复叮嘱沈琼,“京城不比江南,旁人若是想害你,可不是什么难事。若真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我如何跟夫人交代?”

沈琼最怕云姑念叨,抬手保证道:“我近些日子就乖乖在家,哪儿都不去,更不惹是生非。”

接下来半个月,沈琼的确没怎么出门,也没再去过将军府——她倒是有心想去看江云晴,可将军府并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可以当邻居串门一样想去就去。

哪怕是有恒伯宁的话在,她也不能太不识好歹。

这些日子里,沈琼就老老实实地呆在家,看书练字,侍弄花草,陪着汤圆玩,偶尔也会教桃酥下棋打发时间。只可惜桃酥在下棋一道上实在没什么天赋,常常是沈琼自己同自己对弈。

她在京城没什么相熟的人,也就方清渠偶尔会上门来拜访。

可说来不巧,今上近来下了旨,着翰林院编修前朝典籍。这一道旨意不过寥寥几句,可为了赶在皇上大寿前完工,整个翰林院从上到下都忙了起来,个个早出晚归,都恨不得通宵达旦地住在翰林院,每月的休沐日更是没了。

方清渠勉强寻出点时间,来见了沈琼一面,讲了讲自己近来的现况后,便再没空过来了。

沈琼闲得发慌,总算是等到了自家在京中的铺子归置妥当,就等择个黄道吉日开业。她从前只管看账,指使着旁人干活,并不会亲自经手铺子的生意,可如今实在无趣,便同云姑商量,想要自个儿来当这铺子的掌柜。

云姑见她闲着也是闲着,近来又乖巧得很,便应了下来,只额外嘱咐道:“仍旧是一点,不许惹是生非。”

作者:啊啊啊写完忘记放存稿箱了,八好意思!

这章留言送红包,原谅我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