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五十四(第2/4页)

这一首是常茂做作的,大气磅礴,大有驰骋沙场之气势……

这一首是……

这一首是……

李祺果然将作诗的人都猜了出来,不过,因着醉酒,李祺今日的评论倒是平平,算不得有多出色。

众人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灌李祺那么多酒,本以为他借着酒劲儿能评的更加精彩,不想醉酒却影响了他的发挥。

《记曹园宴》,李祺的目光扫过这首词,蓦地精神一振。

竟然看不出这首词是哪个公子写的,这般文采出众,这般大胆。

“这整屏的诗里,就属这首词最为特别。”李祺指着《记曹园宴》说道。

徐锦芙喜上心头。

“怎么个特别法呢,”李祺卖了个关子。

“特别就特别在这位仁兄如此大胆,在座的诸位肯定不知道,这首词怎么就大胆了。”

“评这首词之前,我先给大家伙念首词。”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

“花攀红蕊嫩,柳折脆条柔,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的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众人面面相觑。

折柳攀花,眠花卧柳,这是首艳词儿啊。亏得也是李祺喝了酒有了醉意,不然怎会在人前念这样的诗。

徐锦芙也有些疑惑,李祺念的词和自己写的词有什么关系啊。

方才没有夸赞徐锦芙诗词的那几个公子哥是早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李祺继续念道: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这是元朝的曲大家关汉卿的词啊。

又有几个浪荡公子反应过来,这首词竟然有几分熟悉,自己,自己是在那秦楼楚馆里听过这曲儿啊。不过姑娘们唱的时候也没仔细听,倒是也不全记得这首曲儿。

人家李祺才子就是才子,去那些地方风流快活的同时,还能将姑娘唱的曲儿词记住,厉害啊。

和李祺一同逛过烟花地儿的公子哥们发自内心的佩服李祺。

那怡红楼里的姑娘却是唱出来的,李祺念出来的便没那味道了。

没去过烟花地儿的男宾和所有女眷们自是不知道这首。认为只有李祺这般博学多才的才子,才能知道这些别人所不知道的诗词罢。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分茶攧竹,打马藏阄,”

”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

为何此诗和徐锦芙所作诗句如此相像。而这首词的造诣又远远高出徐锦芙所作之词。

众人同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徐锦芙这首词是抄袭的,抄袭了关汉卿的曲儿。

徐二小姐写完诗的时候可是说了,这词是她灵感突至写出来的。

这、这,徐二小姐尽然是抄袭篡改的。

李祺依旧手舞足蹈的念了下去:

“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

果真,徐二小姐的词果然是抄袭篡改的。这不是吗,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她那句 “银筝女和金钗客”不就是从这上面抄的吗。

李祺借酒轻吟:“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徐锦芙写的是:曹园宴,菊花酒,东城花,九月柳。

原来徐二小姐的整首词,都是抄袭关大师的作品而来,虽然是有改动,那也是拾人牙慧,改变不了抄袭的事实。

在座的宾客,心内自然各有看法,

徐二小姐真是太自作聪明了,仗着大家没见过这首词儿,便蒙骗大家,抄袭关大师的曲作给自己博取才名。

徐二小姐也太过愚蠢了,也不想想,在座如此多的才子文人,若是有一个知道这首词,她便漏馅了,若是想博才名,找个人写上一首也比抄袭掩人耳目啊。

徐二小姐抄哪首不好,非要抄这种秦楼楚馆的烟花地儿传唱的艳曲儿,她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啊,她为何接触过这样的词曲儿,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要知道,关大师的这首《一枝花.不伏老》可是众多秦楼楚馆的奉为神作的词曲啊。

徐锦芙听着李祺行云流水的念下去,如罹雷击。

怎么会,怎么会,徐琳琅作的这首词,怎么会是抄袭的。

而且李祺念的这首词听起来,还颇为香艳,也就是男子才能诵读了,若是那个女子在人前念了这首词,定然会声名败坏。

徐琳琅给自己的词竟然是抄袭的,而且是抄袭的如此香艳的一首词。

那个乡下丫头明明说这首词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