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不去的故乡 没用的桂荣(第2/9页)

最后的结果是:那边镇上已经有人做饭,不需要桂荣了。

她听到后,也没有太过失落。管十几个人三餐的活儿确实让她厌倦了。她早就想过停下来不做了,为了这个活儿,她起早贪黑,身体上的毛病也越来越多。几个孩子也早就劝她:别忙了,该休息了。休息倒不至于,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几个孩子还没成家,她不能停下。她打算再去找工作,最好去外面找。

不知道为什么,忙着忙着就一辈子了。早些年希望几个孩子能吃饱饭、能读上书,她什么活儿都做过。除了家里几亩地,她还去过别的县镇给庄稼主拾花生。农忙时忙完家里的,她立马跑去别人家地里栽稻子。一天插秧一亩,赚个百八十元钱。她也做过轻便的绣花活儿,但不怎么赚钱,一天最多绣10个,一个2毛钱,还是挑着灯干的。

后来她年纪大了,视力下降,连穿根针都困难;腰也不行了,插秧这种活也做不了两小时。所里做饭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每个月的菜金预算里,她总能省下百八十元,勉强每月也能到手过千,现在去哪里找这活儿呢?

桂荣觉得自己是闲不住的,虽然现在几个孩子都成人了,不用她操心,偶尔年底还能收到几个孩子给的三五千元。但除了大女儿,二女儿和小女儿两个都还没结婚,最下面还有个大学毕业刚半年的儿子。女儿的嫁妆钱,儿子在外面买房子的首付钱,怎么说也要拿出几十万元。

她心里明白,她跟建成苦了一辈子,也就这几年才攒下点钱。就这样闲在家里休息,怎么可以呢!一年少赚两万元呢!不行的,要继续出去找活儿做。

她打电话给昨天联系好的大巴车司机。这手机还是二女儿前年买给她的老年机。女儿为了方便她拨电话,把家里几个人的手机号编成代码,她想打大女儿,就长按“1”键,打给三女儿就按“3”键,打给李建成就按“0”键。

此时她已经穿好衣服。怕路上冷,她里面专门多穿了一件保暖内衣,下身穿了两条裤子。她被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像个臃肿的肉粽,行动缓慢。她轻轻推开门,一阵寒气袭来,赶紧又关上。她透过门上的玻璃看着外面,这会儿天已经微微泛着光。

往常她就是这样一个人站在这个院子里。到人生的最后,她发现自己的使命就是热切准备着每个孩子的归来,然后再隆重地送她们一个个离开。

每次孩子的车一走,热热闹闹的家里空余两个老人,寂寞极了。往院子里一走,只有影子跟着自己,偶尔狗会在她腿边跑来跑去。

桂荣回头看了眼挂在墙上的时钟,五点半,可以出发了。她把两扇门全部打开,然后把昨晚打好的包放到外面电瓶车上。风有点大,头上的围巾被吹开,她也管不了。电瓶车后面放了吃的,前面放着她的衣物。

她想好了,这次出去,一年回来一次。东西准备妥当,她把房间里的灯关掉,门也锁上。家里的狗又围着她转悠,她突生厌恶。想到自己马上就可以告别这个地方,她想跟所有的一切划清界限。

03

与其说桂荣恨这个地方,不如说桂荣恨这里的人,就是她的丈夫李建成。李建成,这辈子做不了大事,这是她嫁给他以后就明白的事儿。既不能吃苦赚大钱,也不能温柔待她。

每回李建成跟村里的人组队出去打工,干不到3个月准自己一个人回来。把被子往家里地上一扔,不骂个三天三夜不消停。骂工头、骂老婆、骂孩子,骂到最后没东西骂了就自己闭嘴。

后来桂荣让李建成出去收收废品,赚的钱都被他打牌输光了。他在离家30千米的地方收破烂,一个月回来一次,偶尔给家里孩子带上收来的破旧玩具,牌运好的时候他回来能给家里二三十元钱。每次他一回来,家里跟过年似的。几个孩子高兴地满院子跑,桂荣拿着他给的钱,去小店买上两斤肉,炒几个菜,一家人欢欢喜喜吃着聊着笑着。

她看孩子和丈夫都高兴,虽然没赚到什么大钱,但全家都和和气气的,也不说什么。

可李建成终究是无用之人,喝酒打牌,输了钱,等第二天醒来,发现收破烂的三轮车也被偷了。交不起房租,他只能回家来,继续骂人,骂房东、骂小偷、骂老婆、骂孩子。

后来他去镇上小学当门卫,干着干着被桂荣找到了派出所里。所里的工作是稳定,可他好赌的毛病并没有减轻。镇上几家打牌的小屋,他经常光顾。多数时候他会站在边上“相相眼”,因为碎嘴,他非要透露信息给别人。他站在谁的旁边,谁就倒霉。长此以往,三家棋牌室,都被他得罪光了。大家看到他来了,就把牌藏得严严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