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

关于爱情,人们经常提及叔本华的箭猪寓言。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为了避免被冻僵,一群箭猪相拥在一起取暖。但它们很快就被彼此的硬刺扎痛了。这样,它们被迫分开。但为了取暖,它们的身体又再度靠近,身上的硬刺又再次把它们扎痛了。这些箭猪被这两种痛苦反复折磨,直到它们终于找到一段恰好能够容忍彼此的距离为止。

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儿。但每个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在英国,谁要是不保持这一距离,人们就会冲他喊到:“Keep your distance!”(保持距离)因为这一距离的缘故,虽然相互取暖的需要并非完美地得到满足,但大家起码不会受到硬刺的烦扰。谁要是自身拥有足够的热量,那他就更宁愿对社交敬而远之。这样既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也不会遭受来自别人的烦扰。

叔本华的箭猪寓言原意虽是指群居或社交,但是也不妨拿来借指爱情。除了因为爱情也是社交之外,还因为爱情中的人们与这则寓言中的箭猪有相似之处。即想互相取暖、互相靠近、彼此相爱,如元好问所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死生相许”;却又彼此伤害,如司马光所说“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以及纳兰性德所说“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就需要维持适当的距离,如秦观所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纵然距离不是爱,但至少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使得爱具有了适当的空间,不致伤害太深。不过,爱情还有一个叔本华并未提出的问题,那就是审美疲劳了怎么办。那就用平常心处之,用中国传统的精辟言论处之,即过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对待爱情?

其一,我们要把握大局。我们是否具有爱的深度,是否具有理解和尊重的深度,是否具有性格、观念、习惯的和谐磨合,是否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几点是爱的大局。如果不重视大局,只纠缠于细节,我们是永远道不清、爱不深的。如果缺乏前四者,即使你再有宽容心、忍耐力、真诚意,即使你再有才华和实力,即使你再高富帅或白富美,都没用。

你只需要问一句:“是否有些细节做好了,对方就真的开心?”爱情有大局作基础,细节改变就是温暖;没有大局作基础,细节做得再好也是空虚。对于细节,有些事、有些误会最多解释一次,无须多解释。如果对方真的懂你,不需解释也会懂你;如果对方不懂你,解释也等于白解释;况且不懂你的人,也许连话都不愿意听你的,你又何须白费唇舌。对方不“解”开心结和心胸,你又如何“释”放?!所谓将心比心,此之谓也。

其二,我们不能标准化。现在社会上流行的高富帅、白富美标准,其实都是外在的标准,甚至是理想化的标准,但爱情最怕理想化。我有个朋友,月薪仅五千,人也不帅。但是他妻子在外企工作,月薪上万,而且还比他高一头。他们虽是经过熟人介绍才相识,但是之所以成为夫妻还是因为情投意合,两情相悦;而且他们夫妻感情不错,岳父岳母也没有意见。这才是对待婚姻与金钱、外貌的正确态度。两个人,工作稳定,感情和谐,还求什么?!

对于流行的标准,娱乐圈兼备的较多,但是他们的情感生活一团糟,太混乱;政界、商界、文化界、教育界兼备的很少,虽然这相对正常,但是他们的情感生活未见得就多好,看看现在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就知晓一二了。除了深爱的,有的不离婚的只是凑合着混日子罢了。爱是过日子,不是混日子,这一切都还是关乎前述所说“爱的大局”。如果我们没有把握大局,只是死抠细节,就会像装修房子,即使把卧室装修得很漂亮,但是其他地方都是毛胚,房子又怎么像房子一样。这又怎么会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呢?爱是理解,是体谅,不是改造。你把另一半完全改造成自己的样子,你就只是爱自己,不是爱对方,不是爱人。

其三,我们要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确,因为懂得要爱,所以去爱;因为懂得悲悯,所以悲悯;因为懂得理解,所以理解;因为懂得爱情相对狭小而具有深度,所以你用心去探测,去沟通;因为懂得事业和友情具有爱情不可比拟的广度和力度,所以你同时要去追求事业和友情。

其四,我主张婚姻永久完整,反对轻易离婚。这同老舍写的小说《离婚》里面的张大哥的主张一样。即古语所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这不是什么面子之类的问题,而是追求和谐。《圣经》云:“上帝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现代人的个性如追求完美反对完整,追求真实反对和谐等,伤害了婚姻的神圣性。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婚姻中快乐与悲伤交织的状况呢?当然,当婚姻走到山穷水尽,感情走到水源匮乏的时候,婚姻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是否能够在变化中继续保持?这都是问题。“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些俗语都在印证着中国人的婚姻观。有感情就等于爱吗?不爱难道不能变成爱吗?这也是问题。爱情似乎不需要太清醒,它需要沉醉,需要理解,需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