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pter 4 你在山的另一边,听到我的歌吗?(第3/5页)

韩逍在丙中洛找到的落脚点是一家名字叫“德拉姆”的客栈,这还是飞飞给他推荐的。其实这只是镇中一间可住宿的小酒吧,店里只有二三间客房。

店主是一位来自昆明的小伙子,外号“蚂蟥”。人如其名,这家伙据说是个传奇人物,凡到过丙中洛的“驴友”大都会见到或听说过他。当然坊间的版本不一,有人说他在缅甸当过雇佣兵,也有人说他年轻时坐过牢,后来和老婆抛家舍业来到这个世外桃源隐居的。

飞飞有一年在川藏线上遇到塌方大堵车,正巧和“蚂蟥”夫妻两人偶遇。他们曾经互相帮助,有过一面之交。因此韩逍哥几个这次走丙察察穿越线的时候,飞飞隆重推荐了这家客栈。当然,这家的店名也是很有讲究的,“德拉姆”在当地语言中是平安女神的意思。导演田壮壮曾拍过一部堪称经典的纪录片《德拉姆》,影片中用极其唯美的镜头详细记录了从丙中洛至察瓦龙的这段茶马古道。

韩逍找到“德拉姆”酒吧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不巧的是,“蚂蟥”当日上午带客人进了独龙江,要一周后才能回来。他的妻子——“蚂蟥嫂”负责接待韩逍。说明来由后,“蚂蟥嫂”甚是欣喜,还说早就接到过飞飞的电话,一直在等贵客临门呢。

酒吧前厅的墙上挂着“蚂蟥”带队穿越峡谷时的照片,他是个精瘦黝黑的男人,脸上写满了风霜雪雨,皮肤粗粝沧桑,但笑容却非常朴实,夸张的笑纹里夹藏不住内心的满足。

晚餐很不错,“蚂蟥嫂”的厨艺果然名不虚传。那一道“松茸汽锅鸡”做得简直是鲜香无比。

韩逍跟大姐聊得热络,很晚才回到自己房间。

可他一个人仍旧辗转难眠、胡思乱想了许久。一直到凌晨一点左右,他突然想起,这么些天为回避佳娴,手机基本处于关机状态,会不会有什么事错过了?

果然不出所料,他从兜里摸出手机打开,足有几百条短信一齐拥进来,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佳娴发来的。

韩逍粗略翻看了一遍,大致还是那些重复过多次的说辞:她意识到对韩逍的监管太严,以后会尽量克制;希望他别再赌气,早点回家;在外面注意安全,她很想念他,无论情感还是肉身……诸如此类。

过滤掉这些他不愿分辨真伪的卿卿我我,韩逍继续翻看其他短信。

【许远】

“公司破事儿真多,还是在外头晃荡省心啊。”

“到哪儿了?也不回个话啊?孙子!”

“这个周末你媳妇又请我们大伙儿吃饭了!你小子要悬了,嘿嘿……”

【飞飞】

“丈母娘无大碍,房车也运回来了,好想回去追你啊!”

“蚂蟥那边已联系妥当,去了就提我,好使!多保重!”

“给佳娴回个电话吧,瞎较什么劲啊?”

【同事甲】

“领导,对不起,出去办事一不留神又追尾了……您放心我一定尽快把车修好。”

【客户乙】

“你可以沉默不语,不管我的着急;你可以不回信息,不顾我的焦虑;你可以把我的思念,丢在角落不屑如弃;你甚至可以永远不再回来,可是,你不能阻止我把你的酒卡全都刷净、把你的妞儿全都泡光!哈哈,不好意思,最近应酬多,你在酒吧存的酒我给全用喽,别惦记了!”

……

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留言,看得韩逍哭笑不得。他拣重要的回了几条后,终于放心睡了。

犹豫再三,他还是回复了佳娴:“我已到怒江,一切安好,勿念!山里经常没有信号,出来后联系!”

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大懒觉,再一睁眼已经十点多了。“蚂蟥嫂”特意为他煮了一大碗香气诱人的山珍炸酱面,饱餐战饭之后,韩逍带齐相机装备走出了“德拉姆”。这次他没有开车,而是借了店里的一辆山地脚踏车,沿着上山的公路向石门关骑去。

天气明媚,晴空万里。大朵的白云在蔚蓝色的天际飘荡,高原的强烈阳光透遍了丙中洛的每一片山坡。山峦清澈,草木如茵,农田层叠,炊烟袅袅。韩逍望着如此仙境,难以抑制心中的狂喜,不由得暗自艳羡起这里居住的人们。

来到石门关,便可见到两座垂直的悬崖峭壁屹立在怒江两岸,活似两根石柱插入云端。顺着沿江公路回转可绕过石门关,怒江大转弯的对面高山上有一个可俯瞰全景的观景台。韩逍从山坡的简易防火道往上骑,一直骑到连单车也不好行驶的山路前。他放好单车,徒步继续前行,大约又走了五十分钟,才到达那个观景台。

俯身向崖下的大峡谷望去,整个“怒江第一湾”的轮廓尽收眼底——壮丽的怒江,在流经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改向,流出三百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向东急转,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