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13页)

回想起这些往事,木绵子蓦地诧异起来。高中毕业至今,再过几年就满二十五年了。最后一次见到梨花——也就是毕业后第二次见到——是七年前的同学会。那时两人未曾聊过只言片语,而且木绵子的目光也没有追随着梨花,所以她想不起梨花当时的样子。毕竟这二十年里,自己还有梨花,以及其他同学都变化巨大。然而想到“梨花”时,浮现在木绵子脑海中的,依然是那个宛如香皂般美丽的少女。因此,木绵子总会想成,是那位美丽的少女把一亿日元花在了什么地方了吧?不,不是这样。事实上,梅泽梨花早已不是我认识的女人了。就像自己的这种生活状态,梨花也不会知晓一样。

前面的女人结完账离开了收银台,木绵子慌忙把自己的购物筐放到收银台上。自带购物袋的话就可以便宜五日元。木绵子从只装着两千日元的钱包里拿出钱来付完账,多拿了些自行取用的保鲜袋,把筐子里的东西塞进自备的购物袋——钱包里只放两千日元,是因为放了多余的钱就会一个不小心花在没用的事上。

朝自行车停放处走去的路上,木绵子想起忘了顺便去汤泽屋。但现在去的话,刚买的肉就会变得不新鲜了。无奈木绵子只得放弃布料,取出自行车,把超市的袋子放进车筐,罩上防盗网,蹬起了自行车。艳阳高照,只蹬了一会儿,衬衫的腋下就被汗水打湿了,远处的天空却一片灰蒙蒙的。该不是要下雨了吧?木绵子用力蹬起踏板。

梅泽梨花

抵达曼谷后的数日,梨花都住在机场客服中心介绍的距离暹罗广场不远的酒店。一晚一万日元都用不上,不过似乎已经属于高级酒店了。下榻此处的旅客以韩国人居多,酒店大堂隐约飘着韩式泡菜的味道。从酒店走上一小段路,便林立着现代化的购物商场,在梨花看来,那是近未来的光景。崭新的购物商场内有香奈儿、古驰等熟悉的品牌店。街市一隅还有崇光百货。梨花在崇光楼上一家经营很多日本书籍的书店购买了导游手册和地图,确认了自己下榻的酒店的位置,然后手拿地图徜徉在奢华的购物广场,流连于周边熙熙攘攘的小摊。橱窗、商品还有当地游客,一切都吸引着她的目光。在炎炎烈日下,梨花蓦地回过神来,一阵惊慌失措。我为何能够俨然游客般这么游荡呢?我竟然是那种人吗?犯下了滔天大罪却还能若无其事地悠闲观光,我是那种人吗?

梨花急忙回到酒店,之后尽可能足不出户地待在房间里度过每一天。餐饮就叫客房服务,必需品就趁日落后再去附近的便利店购买。酒店里的卖品部几乎每天都去,买一份只有一种,还晚了数日的日本报纸回房间,地毯式搜遍每一个角落确认是否有自己的名字。但梨花最后找到自己的名字,却不是在商店买的报纸上,而是恰巧经过星巴克时,遗留在露天座上的那份报纸。在位于商场一楼的星巴克,也许正有位日本游客或商务人士刚从那个座位离去未久,丢在烟灰缸里的烟蒂还冒着细细的轻烟,压在报纸上的透明玻璃杯里,冰块还未彻底融化。梨花并非一眼看到了随手乱折的报纸上印着自己的名字,她只是对那份报纸特别在意,于是做贼似的靠近桌子,抓过报纸小跑着回到酒店。报纸的日期是前一天的。梨花在社会版找到自己的名字时,不禁莫名感慨,第六感这东西真的有啊。梨花没意识到,发现自己的名字在报纸上这事,令她内心动摇得对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都感慨起来。

那天梨花退了酒店的房间,走向一条名叫考山的道路,因为导游手册上写那里中档酒店和廉价酒店鳞次栉比,各国游客熙熙攘攘,感觉似乎去那里就能安心。但实际到了那条路上一看,简直就像涩谷的繁华街道,众多日本游客昂首阔步在街头。年轻人很多,也有看起来和梨花年岁相近的男男女女,甚至年纪更大的高龄游客,梨花匆忙离开了那里。

啊,现在日本正值黄金周,梨花想道。令人翘首以盼的黄金周,让人心醉神迷的连休,自己再也无缘享受了吧。

梨花没打开导游手册,跟随自己的直觉在考山路的尽头乘上了水上公交。沿着湄南河的支流向内陆不断前进深入,渐渐地,同近未来风格的暹罗广场仿佛并非同一时代的景象在眼前蔓延铺展。小吃摊的两轮手推车旁边摆着水桶,里面脏兮兮的盘子漂浮在污水上;树荫下躺着条掉了毛的狗,用尾巴驱赶着成群的苍蝇;人行道上沥青处处剥落,剥落的部分淤积着污水形成水坑,映出小小的彩虹。客栈的招牌随处可见。梨花入住的是家一晚房费不到一千日元的旅馆。

这样的房间竟然也能租给游客,梨花对此惊讶万分。说到旅途中的住宿,梨花迄今为止只知道酒店。有前台有门童,洗漱用具一应俱全,有客房服务,午后有人来清洁整理房间的那种酒店。旅店分配给梨花的房间里,没有桌子,也没有毛巾。四四方方的空间里就一张木板床,床上铺着薄薄的床垫。没有空调,屋顶挂着的风扇一边旋转一边落下灰尘。虽然有窗,但吹不进一丝风,也透不进一缕阳光。能见到的只有旁边建筑物那发黑的灰色墙壁。贴在窗边侧着头,才终于能看到油漆画般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