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生男生女都一样(第3/3页)

但她吃过晚餐后,很快又睡着了。

*

维塔丽第二天下午才算真正见到了自己的孩子。

“她可真小啊!”她惊叹不已。

“但她很可爱。”加百列傻乎乎的笑着。

“她是很可爱。”

小家伙的小手是这么小,整个人软不叮当的,她不敢抱她。“她太软了。你怎么抱她的?”

“瞧你啊,我还以为你们女人天生就该会抱孩子呢。”

“我没有学过嘛,毕竟我以前又没生过孩子。”

兰波太太想扶额:瞧这俩孩子说的什么傻里傻气的话?!

他俩将孩子放在床上,逗着她玩。刚出生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尿了要哭,饿了要哭,拉便便也哭。

孩子长得很快,时间过得更快,孩子出生一周后,兰波太太带着伊莎贝尔回了沙勒维尔。

阿瑟也跟着回去了,但一周后他就回了伦敦,准备前往埃及,进行他的欧洲游历之旅。他在《费加罗报》上发表的旅游手记很受欢迎,报社说他只要写游记就可以发表,还给了一笔旅行经费。

他的第二本长篇《冷雨》4月份在巴黎出版,就是之前跟维塔丽说过的那个故事。跟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较,阿瑟·兰波的更注重“人”的本身,主角的思想,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他认为“自由”高于一切,没有自由的心态,就无从谈其他。阿兰追求的一直都是“自由”,毫无责任感的自由,而在摔坏脊椎不能动弹之后,他也不愿意经历痛苦而死,宁愿自杀,给自己一个痛快。

出版后又引发了一波红红火火的讨论,论点集中在这么一个有钱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就频繁找死,为什么宁死也不愿意躺在床上苟延残喘痛苦度日。

有评论家认为,阿瑟·兰波的新作品仍然带有他自己的一部分影子,他始终困于身份,他不是“自由”的,因此就会渴望自由。

也有评论家认为,他就是无病呻吟,没有中心思想,苍白无力,就像他那张漂亮脸蛋一样,精致,但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