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举荐(第2/3页)

嬴政见扶苏明显把话听进去了,便也不再多言。

燕太子丹整理出来的这份文稿其实很有参考意义,可以编整成册,供他们将来的子孙后代读一读,警惕一下别犯相同的错误。只是《马吊夜话》这个名字实在不像样,回头得改改才行!

燕王逃到辽东去了,目前燕国暂时还算不得亡国,楚国那边又咬得挺紧,燕王宫暂时是不适合建了。

扶苏熟门熟路地把燕国国库的库藏入库,又驾轻就熟地把俘虏安排到地方上干活,很是忙碌了一阵,才迎来短暂的清闲。

转眼已是盛夏,天气炎热得很,冰窖的库存陆陆续续被搬出来用光了,家里五只竹熊恨不得一天到晚泡在水池子里不出来,每天都懒懒散散地仰躺在水里纳凉。

扶苏把《马吊夜话》带回来给张良和陈平校订,两个人看了一部分,都觉得燕太子丹四人绝对是天才,亡国这么惨的事放到马吊桌上抬杠,看起来简直让人不知该哭好还是该笑好。

其中又数张良心情最复杂,以前他对韩王就有种怒其不争的愤然,现在听着他自己那些反省和被人揭开的痛处,他觉得痛快之余心里又免不了有些酸楚。

韩王要是早点这么反思,韩国又何至于成为第一个被灭国的?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不过既然韩王能和赵王他们讨论自己的过失(或者说相互揭短),张良其实还挺欣慰的,认认真真地校对起这本《马吊夜话》来。

咸阳一片安详宁定,秦楚边境却彻底陷入恶战之中,两边你咬我一口我咬你一口,竟然谁都没能讨了好去,李信甚至还吃了几次暗亏。

嬴政没有斥责李信,反而陆续给李信增了几次兵,让他放手和项燕打,一时的输赢不要紧,权当练练手,摸摸楚国的底!

比起明刀明枪直接开打,还是各地频频出现的大小动乱比较烦人,不管是韩国旧贵族还是燕国游侠都挺棘手,嬴政刚派人彻查和斩首了一批不安份的韩国旧贵族,又听人说燕国游侠谋划着刺杀安排过去的官员。

地盘大了,管理起来就很困难。

嬴政这几年基本算顺风顺水,最近频频听到坏消息,心情不是很好。既然整个燕国都已经并入大秦疆土,游侠这种不安份因素肯定是要解决的,只是派谁去解决还需要再考虑一下。

嬴政正愁着,扶苏便溜达过来给他举荐人选。

“我觉得师兄不错。”扶苏毫不避讳地来了个“内举不避亲”。他说的师兄当然是李由,李由算起来也不小了,可以出去锻炼锻炼了,不能总跟在他身边负责保护他。

扶苏给嬴政分析了一下李由过去能做什么,首先他会带去先进的养猪方法,让燕国百姓家家户户都养猪,且养好猪,人要做的事多了,肯定就没空去作乱了;其次,李由可以去造大船,游侠们不是勇武过人吗?可以造些大船组织他们出海捕大鱼,看看他们敢不敢和大鱼在海面上一战高下!

李由年轻,看起来是劣势,在游侠面前却是优势,一个武艺高强的同龄人很容易引领方向的存在!

如果担心李由不够灵活变通,还可以让他捎上张良和陈平,他们也到了该出去历练的年纪了,他想让他们出去练练手。

嬴政瞥扶苏一眼,说道:“王将军辛辛苦苦地打下燕国,难道就是给你身边这几个毛头小子练手的?”

扶苏理所当然地说道:“毛头小子不练手,以后怎么独当一面?有父王在,他们出不了岔子的。”

嬴政摆摆手让他滚蛋,别以为拍马屁就有用!

扶苏麻溜地滚了。

没过几天,嬴政就下令让李由调任渔阳郡。

渔阳郡就是燕国的一部分,李由过去是当郡守的,这么年轻的郡守在秦国不多见,不过嬴政用人一向不拘出身年龄,众人听了这个消息也不算太惊讶。

李由的调令下来,扶苏便和张良、陈平商量让他们同去的事,嬴政没有给他们安排职务,地方上的官员郡守有一定的任免权,到时他们直接听李由的就可以了。

陈平对此当然是跃跃欲试。他还算个少年人,以前就常外出游学,自然不惧燕地路远,反而很期待能有一展所长的机会,哪怕是给他一个县,他也满脑子想法想要去试一试!

张良也有些意动,但又有些担心。

他不是担心自己和李由合不来,虽然他平时和李由不太对付,但是如果要合作办正事,他们也是能配合的。他担心的是扶苏身边的人离开了大半,平时有事可能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张良说道:“你身边只留王离可以吗?”

扶苏含笑道:“你们只是去燕地,又不是不能书信往来,我若是有什么难处肯定写信和你们商量。”再说了,他亲近的人虽不多,真要有事还是有很多人可供他差遣的,只是少了能说话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