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四章 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第2/3页)



  “你的表情很复杂,我可以理解为你正在激烈地内心挣扎吗?”韩述微笑看了朱小北一眼。

  “这有什么,去就去。”朱小北豪气干云地说。

  韩述家在高院的第一生活区,那栋小楼一看就知道是相当于G大校长楼之类的建筑,韩述刚熄火,一路强作镇定的朱小北忽然表情极度痛苦地弯下了腰,“哎哟”之声不绝于口。

  “你没事吧?”韩述显然被吓了一跳。

  “我肚子疼。”朱小北呻吟着说。

  韩述身手去扶她,“那就赶快下车,我妈是医生,让她给你看看。”

  “我拉肚子。韩述,不好意思,我想我还是不要去你家的好,我吃坏东西了。”

  “就算是拉肚子,难道你不觉得最近的卫生间就在我们家吗?”

  朱小北表情痛苦地摇头,然后凑过去附在韩述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她说得太过隐讳,韩述起初一头雾水,配合着她暧昧的神情,总算是明白了过来。

  “那个……哦……啊?”

  朱小北继续说道:“你也知道的,第一次上门,我不能一开口就问你妈借‘那个’对不对?”

  韩述有些无语,耸了耸肩,“我也不确定我妈还有没有‘那个’借给你。好吧,朱小北,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现在要撤退?”

  朱小北的笑容讨好,“假如你没有意见的话。”

  韩述用手敲了敲方向盘,最后还是笑了,“我送你回去。”

  “不不不,你都到家门口了,千万别送。”朱小北连声拒绝,“你赶紧进去吧,我自己走,没有问题的。”

  “真的?”

  “比什么还真?我先走了,最好不要说我来过。拜拜,电话联系。”

  韩述目送朱小北以闪电般的速度离开,也有些无奈,朱小北可以临阵脱逃,他却不可以。

  听到韩述开门的声音,韩母已经在门后等待,一见到儿子,就心疼地上去摸着他的胳膊,嘴里连声说着,“宝贝啊,快两个星期没回家,看把你瘦得成什么样了,我开给你的保健品没有按时服用是不是?越忙就越要注意身体啊,我早让你搬回来住你偏不听……”

  韩述听到母亲的那总也改不了的“宝贝”,忽然有些庆幸朱小北不在现场。他搂着母亲的肩膀,没有让她继续念叨下去。“我说妈呀,我每天吃你给的保健品都撑死了,哪里还吃下饭。再说,你身材那么苗条,我这个做儿子的又能胖到哪里去?”

  他拐着歪的恭维很快让做母亲的心花怒放,韩母笑骂道:“就知道贫嘴,待会多喝点汤,我自己下厨煲了一个下午。”

  母子俩边说边往客厅走,坐在沙发上佯装看报纸的韩院长从鼻子里哼了一句,“儿子都快三十岁了,还这么宠着,难怪他到现在心性都不成熟,唉,慈母多败儿啊。”

  韩述听了,跟母亲对望一眼,心照不宣地相视而笑,这已经是韩院长见到儿子时习惯性的开场白,他们听得多了,早已经麻木。

  韩述是在一个典型的严父慈母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韩院长夫妇膝下有一儿一女,韩述是小儿子,上头还有个比他年长四岁的姐姐韩琳。韩琳从小似乎比韩述更好地继承了父亲的严谨和端方性格,从来不需要父母过多的操心,韩院长过去一直以她为荣,可是韩琳从国内顶尖政法大学毕业之后出国深造,遇上了异国的真命天子,还没毕业就不顾父母的反对嫁到比利时做了全职家庭主妇,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为此,韩院长曾经有很长时间都不愿意接女儿打回来的电话,他不理解优秀的女儿为什么情愿放弃大好的前途为一个“鬼佬”生孩子做家务,可是近一两年来,也许时间让他终于习惯并接受了这一事实,加上那三个混血儿外孙长得又委实可爱,这才渐渐地松了口。可是,他对子女的期望却不得不寄托在过去并不看好的儿子身上。

  在韩述的记忆中,他小时候没少吃父亲的竹笋炒肉。韩院长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坚定信奉者,他给予儿女的都是最最正统的教育,以期孩子们长大后能成为栋梁之才。韩述想,要是尊敬的韩院长看过《蜡笔小新》,一定会深有体会,因为他把儿子当作风间来培养,但是儿子小时候却像小新。当然,在韩述自己看来,他已经绝对地比别的孩子更为上进,但是很显然,他离韩院长的要求总隔着那么一段距离。直到上大学以前,他的成长模式一直是父亲狠狠地训,母亲狠狠地宠,经常是在韩院长那里劈头盖脑地挨了一顿排头,一转身,却被母亲抱在怀里心肝宝贝地叫。韩述认为,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茁壮成长为今天的韩检察官,而没有成为贾宝玉或者某个罪犯,实在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