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18(第4/4页)

他们并不是小孩子,又有沈恪协助,自然知道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而她便只管着商业层面的事儿,负责着沈家的种种琐碎事项,保障好后勤便是。

沈馥比她小七岁,按理说也该成婚了,只是她不想嫁,沈恪便不强逼,左右已经有了继承人,也不必再为了孩子,叫女儿违背意愿去成婚。

经历了长女的不幸婚姻之后,他对于小女儿的婚事变得异常开明,这大抵也是一个慈父的无奈蜕变吧。

……

沈家人再不临京师,但建康的风云却从来都没有停过,夏贵妃死后,夏家也逐渐没落下去,而曾经的姻亲裴家,对此却选择了漠视。

裴绍在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遭遇了重重一击,整个人都险些垮了,好在身边还有裴大郎这个兄长劝勉,又有母亲的血海深仇背在肩上,到底也是重新站起来了。

他辞去了官职,在家中潜心治学,两年之后,以一篇辞藻华丽的《洛州赋》再度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时洛阳纸贵,极受追捧,曾经对他避之不及的建康士族,态度也逐渐有所转圜。

裴家家声,再度为之一振。

燕琅的婚事,沈恪并没有强求。

他知道女儿在上一段婚姻中伤透了心,也能理解她此后对于成婚生子的畏惧,故而在面对她的婚事时,便如同对待小女儿一般,没有过多干涉。

沈启与沈章也颇开明,专程去见母亲,由衷道:“阿娘还年轻,我们兄弟俩不能时常陪伴在侧,难免孤单……”

燕琅原以为他们是想劝说自己寻个一心人改嫁,正想着怎么推拒,就听沈启道:“吴兴子弟多有形容出众,卓尔不凡之人,阿娘若有意,不妨纳几个面首,也好陪着解闷。”

燕琅给闪了一下腰,第二日偶然遇见沈恪,与他说起时,却见沈恪赞同道:“大郎说的有道理,你不欲成婚,找几个人陪着也不坏……”

系统连连说:“骚不过骚不过。”

燕琅是个正常女人,有事业心,也有性需求,听父亲和儿子们这么讲,倒也真的开始认真考虑。

沈蘅的容貌,是江南女子的灵秀婉约,人也颇有才干,她十六岁出嫁,十七岁生子,这年也才二十七岁,风华正茂的年纪,一表露出那个意思,自有人蜂拥而上。

她挑了几个自己喜欢,又没有家室拖累的,锦衣玉食,美滋滋的过起了神仙日子。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沈启与沈章逐渐长大,英气勃发,锐意四射,有了少年模样。

正宁四年,沈启蒙荫为六品拾遗,沈章蒙荫为七品补阙。

正宁七年,平溪水患,流民聚众为乱,沈启轻装出击,尽退流民,以功进正五品定远将军,同年秋,沈章蟾宫折桂,中了状元。

这一年,他们才十七岁,真正的少年俊才,英姿勃发。

沈章与榜眼、探花端坐马上,被建康女郎砸的满身香粉时,沈启正飞马进宫,远远瞧见状元游街的队伍,微微一笑,便催马离去。

这样卓尔不凡的儿子,养出一个来,都是祖坟冒烟,更别说一下子养出来两个。

裴家有些后悔当初叫沈蘅带走这两个孩子了,裴绍也一样。

他没再成婚,但这些年房里人也没断,只是不知怎么,一直没能再添子嗣,现下见到阔别几年的儿子,霎时间被激发出了慈父情怀。

“大郎。”

沈启面圣之后离宫,刚走出太极殿,便见裴绍正在台阶下方等候,见到他之后,有些激动的向前几步,满脸的慈和神色。

他心下有些腻歪,淡淡抬一下眉,道:“裴大人,有何见教?”

裴绍被他这淡漠语气噎了一下,既有些吃惊羞恼,更有些骨肉离散的伤怀,他叹口气,轻声道:“大郎,这些年你我父子未见,你心里可怨我吗?”

沈启道:“我们有关系吗?”

裴绍心头又中了一刀,嗫喏着嘴唇,半晌才道:“你母亲她,她还好吗?”

沈启这才正眼瞧了瞧他,说:“不好。”

“唉,”裴绍叹口气,神情怜惜,摇头道:“你母亲这个人,就是太激进了,半点委屈也忍不了,若非她当年执意将事情闹大,现在也不至于此……”

沈启点点头,道:“阿娘一直很后悔,说自己当年瞎了眼,怎么就嫁到裴家去了,还受了那群龟孙这么久的气,仅有的安慰就是生了两个儿子还算懂事,再就是当年即便义绝,也把裴家撕的血肉模糊。”

裴绍:“……”

沈启似乎没看见他僵硬的神情,继续道:“阿娘一直都沉浸在当年的痛苦之中难以自拔,只能用吃喝玩乐来麻痹自己,甚至因此对婚姻产生了阴影,只叫几个俊秀男宠陪着度日,闲来无事便数数钱,听听曲儿,过得好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