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页)

松了一口气之后,刘静就轻松了不少,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意。

见她从刚才的如临大敌变为现在的轻松自在,王晓红的脸色也不复之前的糟糕了,轻笑一声,嘀咕道:“真是个胆小鬼。”

刘静没听清她刚刚在说什么,懵懂地看向她,眨眨眼:“啊?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王晓红拖长了声音,懒洋洋地回道,“我们还是快点去食堂吃饭吧,我都快饿死了。”

刘静也没有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乖乖巧巧地点点头,加快了脚步:“哦。”

被她这声“哦”一噎,王晓红也没了继续说话的兴致,埋头走路,目不斜视。

等到了食堂,几人各自打了早餐,一边吃东西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默契地揭过了之前的小争执。

她们快吃完的时候,谢庭宗就领着寝室的一帮哥们过来了。

除了自有安排的两人,其余五人全都来了。

也就是说,这次京郊踏青行程,加上谢庭宗和喜妹在内,一共六男五女,十一个人走在一起,还是比较显眼的。

谢庭宗原本是打算骑自行车带喜妹过去的,现在人这么多,又不是每个人都有自行车,甚至连两人共骑一辆都做不到,他只得临时改了方案,带着大家坐公交到了最近的车站,包了一辆牛车载着他们往老花农家那边去。

路上有些颠簸,但大家的兴致倒是丝毫无损,尤其是在这种人多的情况下,吹着暖洋洋的清风,目光所及之处尽是绿色的田野和森林,众人尽皆忘了颠簸带来的不适,此起彼伏地唱起了革命歌曲。

上车时,喜妹和谢庭宗就被众人挤眉弄眼地推搡着坐到了一块,现在听着他们兴致勃勃地哼着小调唱着歌,不由得相视一笑。

望着心上人纯真的笑颜,谢庭宗心中因计划被打乱而产生的郁气尽散,打从心里泛起了一股豪气:如果能让喜妹一直这么开心,别说只是暂时多几个电灯泡了,就算他们几个电灯泡一直围在自己身边不动,他都甘之如饴。

喜妹则想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出来玩呢!果然没有什么比上山更让人开心了。

等到了老花农家里,见呼啦啦来了这么多人,躺在床上养病的老花农被吓了一大跳。

惊讶过后,他便招呼着老伴给他们搬凳子坐下,然后倒水给他们喝。

兴致勃勃的学生们没想到还要到老乡家里拜访,进门之后一个个都乖觉了起来,让打招呼就打招呼,让坐就乖乖并腿坐着,让喝水就端着缺了口的粗瓷碗小口小口啜饮。

说来也怪,他们这一届学生的年龄差普遍较大,父子成同学的都不是没有,偏偏喜妹和谢庭宗他们两个寝室的同学年纪普遍不大,最大的也就是跟谢庭宗差不多,二十五六的年纪。

这次跟着一起出来的人当中,无论是按岁数还是按成熟程度,都以谢庭宗为最,再加上这回活动也算是他带头组织的,故而,他们坐在老花农家里,眼睛都是瞟着他的,明摆着是要看他的眼色行事。

好在谢庭宗也知道他们会不自在,跟老花农随口絮叨了几句家常,便直接切入了正题,询问山上的情况。

老花农是个老实人,将自己了解的山上的情况全都和盘托出,对一些禁忌和要点也是嘱托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这些年轻人到山上乱跑乱闯,把自己的小命不当回事。

照他的说法,附近的山上凶险倒算不上凶险,没有什么大东西,地形也不算太复杂,只要不往深山里头跑,顺着附近农民上山时踩出的路走,小心着点蛇虫之类的东西,一般不会出什么大事。

他以前上山的时候也偶尔遇见过几棵野生兰草,将大致地点也跟谢庭宗讲了一下,剩下的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上山去慢慢找了。

谢庭宗本来也只是想来打听一下山上的地形,得知了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还额外附赠了几处野生兰草的地址,便心满意足地领着一心踏青的众人上了山。

这时候才知道喜妹和谢庭宗是专门来找兰草的众人:……

虽然不知道他们找那玩意儿干嘛,不能吃不能喝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踏青和看热闹,他们连多想一下都没有,便相互招呼着上了山。

只不过,心思比较缜密的邵琴还是落后几步对喜妹叮嘱了几句,说是想养花可以,但是别大张旗鼓的养,省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近一两年对这些边边角角管得不严了,但是能不予人话柄自然更好。

面对朋友的好心叮嘱,喜妹自然只有点头应是的份。

等邵琴越过他们走到前面去以后,和喜妹单独落在后面的谢庭宗蓦然一笑:“你室友人还蛮不错的。”

没有拿大帽子压人说不能养花,但也没有漠不关心,尺度拿捏得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