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今年的乡试,一共设了一位主考官,和三位副主考官。

主考官年纪最长,是翰林大学士常大人,先帝晚年的两榜进士,殿试高中榜眼,才华出众。

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元鸿帝登基后,常大人身为先帝纯臣,并没有受到重用,一直待在翰林养老。多年来,默默无闻,眼看六十几岁,头发花白,再来个几年就要识趣地告老还乡,给新人腾出位置来了。

这样的话,按理来说,他不太可能成为乡试主考官。

江南府是天下才子集中之处,每年会试的录取人数大半都来自江南府,朝廷百官也大半来自江南,能够做一次江南乡试主考官,只要稍微用点心,不要出错,就能结下无数善缘。

偏偏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礼部选择将他派出来,监考江南乡试。

这叫许多人为此不解。

就连远在京城的周放,当时写信来,说了常大人的文风喜好和资料,让温钧尽量往这个方向答题,也顺嘴提过这个问题。

还暗示温钧,在搞清楚原因之前,不要和常大人走得太近,免得被牵连。

常大人很有可能,是投靠了某一派系。

周放以才闻名天下,新入官场,是皇帝纯臣。要是唯一的弟子却和常大人走得太近,就等于他也归入了常大人身后那一派系中,对他的形象很不利。

而且,温钧将来还要参加会试和殿试,也不能这么快就站队。

温钧看了信,理解了周放的苦笑,于是遵守周放的话,没有讨好常大人,却也没放在心上,因为这是属于上面的博弈,和他一个普通秀才无关,很快就将此事忘在脑后。

现在,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常大人来,是因为十三皇子也来了啊。

……

不出温钧意料,鹿鸣宴上,他又再次见到了十三皇子的身影。

少年身穿简单的袍子,跟在常大人身后进场,一点也不显眼。等常大人和巡抚一起上了高台,他便在侍从的带领下,挑了一个角落坐下,不说话,静悄悄地隐藏了自己的身形,视线转来转去,观察鹿鸣宴的环境。

不小心和温钧对上后,十三皇子微愣一下,随即扬唇一笑,露出一颗小小的虎牙,无端多了几分可爱。

不愧是男三……

温钧心里想着,端起酒盏,微笑地冲他颔首示意,然后收回视线,低头饮了一杯酒,没有主动上前去打招呼。

高台上,主考官常大人正在和巡抚寒暄,寒暄完,两人一起宣布鹿鸣宴正式开始。

此次乡试,一共录取了百名举人,鹿鸣宴显得格外热闹。十三皇子混在其中,因为刻意降低了存在感,除了温钧,甚至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前十名举子身上。

尤其是温钧,十九岁的解元楼,年轻清俊,身形挺拔,站在鹿鸣宴上一群歪瓜裂枣的弱鸡书生里,显得卓尔不群,十分瞩目,是最吸睛的存在。

常大人和巡抚宣布开宴后,都主动叫他上去,和他说了两句话。

温钧礼貌应答,没有借机讨好,也没有趁势攀附,神态不卑不亢。

他打算听周放的话,远离常大人,远离站队。

既然如此,就不能太过热情了。

可惜他想的很好,却没有想过,他这样的态度,清正从容,有文人雅士之风,更容易得到上位者的瞩目。

等他回到座位,高台上,巡抚忍不住摸了摸短须,目露欣赏,赞叹道:“此子心性坚定,才华出众,前途不可限量。”

常大人昏黄的眼里流露出一丝复杂,点了点头,皱眉道:“确实,前途不可限量!”

巡抚大笑,端起酒盏和他道:“常大人,来,为江南府再出才子干一杯。”

常大人默默端起酒杯,碰了碰,一饮而尽。

巡抚以为他不喜欢温钧,所以刻意夸赞,为温钧撑腰。但其实,他很欣赏温钧,因为他在温钧身上,隐约看到了当年自己的身影。

少年成名,高中榜眼,心高气傲,不肯同流合污。

那时候,他认为自己不站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却没想到,不接受皇族的示好,本身就是一种违逆。

先帝过世后,他因为政治理念和新帝不合,硬生生坐了三十年的冷板凳,连个帮忙求情的人都没有,活生生蹉跎了年化。

现在临到年老,他想通了,人,就是要豁得出。

所以他欣赏温钧的性格和才华,却又懊悔惶恐,深怕温钧过刚易折,犯了和他一样的错误。

今上已经五十多了,操劳国事,积劳成疾,年初的时候还大病一场,情况越来越不好。

底下众皇子虎视眈眈,对太子一位势在必得。

这其中,又分为三波,以皇后和十三皇子为主的中宫派系,以五皇子和苏贵妃为主的世家派系,以七皇子和兰淑妃为主的地方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