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万字大章(第3/7页)

“用草木灰和油脂可以做出香皂,熬点儿香精点进去,肯定非常的香。”江尤知道,香皂这玩意目前是不可能推广至每个百姓都能用上的,因为油脂的稀缺,这东西甚至没法量产,注定成为吸金品。

陆羽一大直男,并不是很理解这东西有什么价值,洗手为什么要香香的?草木灰兑水可以洗的很干净,而且还方便,谁家没个灶台弄点儿草木灰了。

一看就是没见过包装和广告的威力。

一月之后,张三带着孟国文书回到了天上京,他刚一入城,就见一堆人步履匆匆的往城内走。

张三顺手拦下路边一行人,“这位大哥!可是有什么热闹啊?”

那行人顿足,瞧了眼张三身后不远处身着胄甲的兵士,又看了眼他身上穿着上好的棉布衣服,躬身说道:“见过大人,今日天上京藏书馆开了,张奇大人说今日任何人都能进去一观,所以大家都赶着去看热闹。”

“藏书馆?那藏书馆中典籍无数,这样随便放人进去,岂不是会出乱子?”

张三一想到那场景就害怕,人太多很容易发生拥挤后的踩踏事故,更不要说,典籍乃是重宝,肯定会有人浑水摸鱼进去偷盗,到时场面乱起来可如何是好!

“大人不必忧心,说是所有人都能进去,其实每次只能进去一百个人,而且必须在半个时辰内出来,进出会由兵士搜身,不愿意被搜身者,可以日后再进。”

贵族出身的肯定不愿意被搜身,读书人也觉得此举有伤风雅,不愿被搜,但平民百姓可没那些个瞎讲究。被搜身又怎么了?他们一没偷二没抢,搜了身也不可能被抓,怕什么。

张三松口气,后又觉得自己真是想太多,长公主手下那么多能人,他能想到的问题,怎会无人想到。

“你所说的张奇大人,可是长公主坐下门客张奇?”这个张奇,张三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原本他想去拜访一下这位张大人,结果长公主一发命令下来,他就去了孟国国都,一月过去,都快入秋了,他才回来。

“正是张奇大人,张大人年纪小,却博览群书,听说他出身不高,却是受长公主亲自教导。此次藏书馆一事,便是张奇大人一手操持,日后张奇大人,必然青途坦荡啊。”

张奇在民间名声不错,不少百姓不认识孔直,却认识张奇。

张奇做了很多琐事,他一直没有官身,只是以长公主尤的门客自居,但他曾为讲女上过课,如今在衙内管理户口的小官,也全是张奇教出来的。

“张奇大人今年一十有六,长公主好像也这么大吧……”张三突然想起这件事,仔细来说,张奇还比长公主要大呢。这两勉强算是同龄人。既然是两个同龄人,怎么在百姓口中,长公主比张奇要大出一辈般。

那位大哥好像也意识到这点,挠了挠后脑勺。

一般而言,像长公主和张奇这种关系,很容易传出流言蜚语,但不管是张奇还是长公主,他们的态度都太过坦荡,而且长公主有意培养张奇,平日里的作风比张奇母亲还称职。

谁都想不到男女之情,真要说,那就是母子。

张三发现,藏书馆的出现,似乎给天上京注入了新的血液,他走时还在市井街头一直流传的流言,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全是有关于藏书馆的讨论。

所有人都在说藏书馆,藏书馆位于天上京内部,如果这个时代可以俯瞰整个天上京的话,就会发现,藏书馆正处于方方正正的天上京正中心。

藏书馆以西是小吃街,里头有菜市场,从街头到巷尾,好几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吃食,这些吃食铺子都是百姓开的,外头是店铺,里头是住房。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菜谱是百姓用粮食或钱款在官府买来的。

官府会要求在一段距离内只有一家店卖一样吃食,避免竞争太过。据说迄今为止,还没人能站着从街头吃到巷尾,大多数是走到一半便撑得走不动,要人架着走了。

藏书馆以东是住宅区,那边住着讲女以及学校学生们,还有大量待卖的标准房,多数是外地的读书人买来居住的,现在学校的地址也在那里,不过很快学校就会搬入藏书馆后的书院中,到时候又能推倒建房了。

书院建立在一个小山丘上,这山丘被天上京圈在其中,一半被开发成公园,平日里百姓会上来春游,山丘之上有一小片湖,水清有鱼,还和外头的河道相连,平日里可以上去钓鱼赏景。

藏书馆以南是商业区,如今主要是卖衣服,街头有客栈旅店,来自其他国家的商人会自南城门进入,先到这一片采购商品,然后安置下来,再去逛天上京。

藏书馆以北则是官员府邸和各种政府机构,江尤的长公主府也在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