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守城(第2/2页)

由于人少,上番作战的间隔越来越短,将士们得不到足够的休息,疲敝不堪。而突骑施人收兵的时间越来越晚,大有夜以继日之势——他们兵马多,可轮番在营中休息,而燕军却不行。

将士所剩无几,又不能连续作战,周洵只能请谢刺史从百姓中招募壮勇,稍加训练便送上战阵。

这些人从未上过战场,穿上铠甲,提了刀便出城杀敌,十有八九撑不过半日便成了敌军刀下的亡魂。

支撑全城将士和百姓的唯一信念,便是邠州的援军。

而援军杳无音信,迟迟不至。

周洵原本还存着希望,撑到第十二日,也明白过来,邠州的援军大约是等不到了,而等朔方军回救,少则二十日,多则月余,只剩不到一千兵马。

要再撑十日,无异于痴人说梦。

又一日的鏖战结束,沈宜秋回到刺史府,勉强用了几口清粥和菜蔬,正要去歇息,表兄邵泽从外头走进来,神色有些慌张。

邵泽这几日跟着周洵打了几场仗,磨去了一身稚拙与钝气,虽比以前还沉默寡言,却不再显得木讷。

沈宜秋一见他这神色,道:“表兄,可是出什么事了?”

邵泽眉头微蹙,从袖中取出一块布片递给她:“娘娘请看。”

沈宜秋接过一看,只见布片中间有个洞,上面写着几个歪歪斜斜的大燕字:“邠州兵未发,灵州已成弃子。”字迹枯淡,大约是用木炭写的。

沈宜秋心头一凛,她连日来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邵泽道:“城中有不少人捡到这样的布,是插在箭上射到城内的,上面写的都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援军来不了了,圣人已经放弃灵州城。现在将士和百姓中传得沸沸扬扬,城里人心惶惶,都说援军怕是来不了了。”

他顿了顿道:“这样下去,恐怕会出乱子。”

沈宜秋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脑海中浮现出可怕的字眼:哗变。

就在这时,忽听外头响起一阵急促的叩门声。

邵泽去应门,沈宜秋亦迎了出去,来人却是谢刺史的幕僚王元叔,身后还跟着一队刺史府的仆役。

王元叔显是疾奔过来的,额头上满是汗也顾不上擦,向沈宜秋行了个礼,气喘吁吁道:“娘娘,使君命仆送娘娘出府。”

沈宜秋已猜到了几分,冷静道:“出什么事了?”

王元叔紧紧皱着眉,一脸难色,显是受长官吩咐隐瞒实情。

沈宜秋道:“可是守城将士哗变?”

王元叔一惊:“娘娘如何得知的?”

沈宜秋答非所问:“眼下外面的情形如何了?”

王元叔道:“一个押官带头闹事,领着几百号人围了刺史府,要使君给个说法……”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照实说道:“周将军领着麾下的禁卫将士赶过来,如今两拨人马在府外对峙起来,已是剑拔弩张,使君赶去阻止,但恐怕……”

冷汗顺着他的鬓角往下流:“恳请娘娘给立即随仆从边门出府,以防万一。”

沈宜秋微微颔首,脚下却没动,略假思索,对他道:“请恕我不能从命。”

王元叔目瞪口呆,张了张嘴:“……娘娘,周将军麾下将士不过百来人,真的拼杀起来,未必能护娘娘周全……”

“我明白,所以不能让他们动手,”沈宜秋平静地点点头,“有劳王长史,替我向谢夫人借一身衣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