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爹娘旧事(第2/3页)

外头韩攸哪能听不见邹氏的哭声?急得连喘息声都不稳了,连着拍了半天门板也得不到回应,韩攸只好趴在门板上对着屋里大喊:“嫣儿!嫣儿你好好劝劝你娘!”

“我知道了,爹!”韩嫣的声音从屋里传出。

韩嫣拿出自己的帕子,给邹氏擦眼泪:“娘别哭了,您先坐下,我给您倒杯水。”

邹氏拿过帕子擦眼泪,一边哭,一边在韩嫣的搀扶下落座。

韩嫣接着就倒了杯水,递给邹氏。

邹氏接过水喝起来,韩嫣又绕到邹氏身后,轻轻拍着邹氏的背,免得娘因为哽咽而呛到水。

清凉的水下肚,稍微抚平了邹氏的心绪。嚎啕声渐渐低下来,邹氏看着韩嫣,眼中漾起心酸的波纹。

她想说,她这半辈子过得挺失败的,唯一令她满意的就是嫣儿这个女儿了。不管别人怎么说嫣儿,在家里,嫣儿都是个孝顺的、体贴娘亲的好孩子。

“娘。”韩嫣见邹氏平静了些,便搬了个凳子,在邹氏身边坐下。坐好后她主动拉住邹氏的手,问道:“娘,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才,爹娘和大伯母之间的气氛太奇怪了,韩嫣不可能发现不了。

打从韩嫣儿时有记忆起,她的爹娘所展现给她的都是恩爱的一面。他们不乏吵嘴,却都没有闹大过,日子磕磕绊绊却也恬淡的过来了。只偶尔,韩嫣会感觉到爹娘之间忽然有种奇怪的氛围,但也都是转瞬即逝。

而这次却不同,这次给韩嫣的感觉就是,爹、娘、大伯母三人之间,一定有什么纠葛是她所不知道的。

邹氏爱怜的看着女儿,心知是再瞒不过去了,苦笑:“是我一直把有些事埋在心里的,不愿让你知道,我只希望我的女儿能过得无忧无虑。”

“娘……”

邹氏抽了抽鼻子,看了眼门板上依旧映着的韩攸的身影,她说:“你爹他,心里的人不是我,从来都不是……而是你大伯母。”

韩嫣倏然惊住,眼睛瞪得大大的。这是她从来都不知道的事!

韩嫣一时无法相信这是真的:“这怎么可能?”

邹氏苦笑一声:“外人都说你爹与我夫妻情深,为了我不蓄姬妾。其实你爹哪里是为了我?不过是心里念念不忘你大伯母。他究竟是为了谁才不蓄姬妾的,他自己清楚。”

既已说到这里,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邹氏讲起旧事:

“当年我们都还未嫁娶的时候,你大伯母花容,便以貌美可怜之姿颇有名气。她虽父亲早亡,但母亲有个县主的爵位,她的身份地位比我高不知多少。喜欢她的儿郎不计其数,这里头就包括你爹和你大伯父。老伯爷还在世,一听说嫡子看中了花容,才不管庶子是怎么想的,直接就替你大伯父做主向花容提亲了。”

“你爹那人不是个冒进的,他自己也知道花容不可能嫁给一个庶子,你爹便把这份心思都藏着。可我却是知道的。”

“我和你爹认识,是源于一次先帝的赏赐。那会儿你爹刚进善金局不久,还是个小官。先帝让善金局做了一批珐琅器物,赏赐给豫城伯府。当天善金局负责运送器物的人手不够,你爹就亲自来豫城伯府送东西。我瞅着一个珐琅花瓶精美,拿起来玩,却毛手毛脚的给花瓶砸碎了。”

“我爹当场暴怒,那可都是圣上的赏赐!我也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不料你爹却劝着我爹不要生气,说这样的珐琅花瓶善金局多做了不少,他再拿一个来就是了。我这才松了口气。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听说,善金局根本没有多做珐琅花瓶,是你爹自己搭钱买了材料,自己加班加点重新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拿给豫城伯府。”

“嫣儿,你瞅瞅你爹的样子,就是个心软的烂好人。我从小在豫城伯府不受重视,我娘在我十二岁的时候过世了,爹和嫡母都不怎么管我,更别提关心。反倒是你爹一个陌生人为了不让我挨罚,自掏腰包把事情解决,我一下子就被他打动了。”

“后来我总是寻着机会到你爹面前去露脸,一来二去,我准备向你爹表露心意,偏偏那天你爹一个不慎,被我看出他暗恋他大嫂。当时我那感觉,就跟整个人被泼了一头冰水一样,这才明白过来怪不得他一直不成亲,还连推了老伯爷给他寻的好几门亲事。原来都是因为吊在了花容那棵树上!”

这是韩嫣第一次听邹氏讲与韩攸相识的事,故事听起来像是因缘邂逅,奈何事实却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韩嫣忍不住问:“那娘后来是怎么嫁给爹的?”

提到这个,邹氏呵一声笑出口,充满了浓郁的自嘲之意:“你爹心里有人呢,怎么会愿意娶我。是我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逼着他娶我的。”

韩嫣怔了怔,一时没说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