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文武双全(番外二)(第2/2页)

那时的彷徨、茫然一直是兄弟二人无法忘记的噩梦,哪怕是面对襄阳城破也没有母亲在途中病倒的打击可怕,好在后来母亲的病好了。

虽然父亲在嘉兴死了,可是他们自幼就是母亲照顾。相较于母亲,父亲的离开至少没有那么绝望。不过他们依旧伤心欲绝,还在父亲坟前立誓,要杀了仇人为父亲报仇。

他们努力习武,可是李莫愁却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于是他们又投身到抗蒙大业之中,虽然是大理人,可唇亡齿寒,宋亡小小的大理岂有幸免之理?

于是,面对国仇,只能将家恨排在了后面。

。他们已经不再年轻,当日垂髫小儿如今已经在老去,想来那李莫愁也定然不在人间了。兄弟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沧桑和鬓角的白发。这一生,他们犯过错,有过遗憾,然而却是无悔。

带着几分近乡情怯,兄弟两人并肩而行。当看到同样年华逝去的妻子站在城外翘首以盼,两人的步伐突然坚定了几分。无论前方险阻多少,他们总会走下去。

走进满目苍夷的襄阳城,耶律齐的心中在滴血。蒙古人虽然授予他高官后禄,可是他却从未忘记父亲是如何死的。不仅仅是父亲,还有他的妻子、亲人和无数朋友。

每个人都骂他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以为他受到兄长的感化,夜奔私逃出城。然而谁能知道夜奔是真,那一晚却是在岳母的默许下,妻子亲自送他出城呢。

当年在襄阳城第一次见到郭芙,他就喜欢上了这个美丽张扬的姑娘。哪怕在别人眼中,她既刁蛮又任性,他依旧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

“大宋朝廷早就无药可救,蒙古却如初升的太阳。如果那一日终将到来,不如保存实力,尽可能解救天下百姓才是。”哪怕过去二十多年,耶律齐依旧记得石庄主的这番话。

当时在场之人甚多,不知为何,耶律齐却觉得那番话是对自己说的。知道襄阳城无法可守,而他收到了由兄长出面送来的劝降书。

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耶律楚材:父亲本是契丹遗族,生前是蒙古丞相,在蒙古任职期间,却颁布了许多让宋人都称赞的政策。如劝导蒙古贵族学习汉人的文化,坚决反对战争中的残暴行为。

蒙古惯例,对拼死抵抗的城池,城破之时,就要屠城,作为报复。比如花喇子模时,可谓是灭国灭族。耶律楚材在朝时,却力劝可汗改变这种野蛮做法,保全许多普通百姓生命。

正因为耶律楚材的这些行为加上师父是周伯通,当年耶律齐流落襄阳,才能这么快被大家接收。

如何在宋亡之后解救更多的百姓?只靠着着几个江湖人行侠仗义吗?那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想到了这些,耶律齐也终于明白了石庄主的意思。

这件事唯有他做最合适,无论是杨过他们武功再好,都是汉人。可是契丹灭亡依旧,他还算半个蒙古人,更有在蒙古朝廷为官的兄长。

然而这条路也极为难走,相较于殉城,亦或是如武敦儒等人一般半隐退,都比这条路容易。可是他还是选择最难的一条路:回到蒙古,继承父亲的遗志。哪怕千夫所指,也在所不惜。

他没有带妻子一起回蒙古,因为郭芙是郭靖和黄蓉的女儿啊。好在他们没有儿女,他一个人背负反叛的污名就足够了。

石庄主死前与岳母商定了许多后策,他是知道的。岳母知道岳丈为人,绝不会抛下满城百姓,一早就做好了殉城的准备。然而作为母亲,岳母可以与岳丈一起殉城,却无法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殉城。

“齐哥,你放心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你走之后,我会如娘所说与破虏一起回桃花岛。”耶律齐至今还记得郭芙送他出城时的话语。

可是他没想到,郭芙终究是骗了他一次。耶律齐明白她的心思,她无法抛下城内的父母离开,无法不顾幼弟的安危,更不愿意让自己分心牵挂。

那个有些刁蛮,不甚聪明的女孩子,只想用她的方法保护她的亲人。然而他却连亲自送她最后一程,为她大哭一场都不能。

佳人音容笑貌依旧镌刻在心中,可是那个人却此生再无相见时。

好在,她有父母同行,想来黄泉路上也不会太过寂寞。只是不知道他的傻姑娘可否在奈何桥头等他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