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天下一统(三)

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即公元105年,大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以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造出了蔡侯纸。

造纸术改进之后,因蔡侯纸造价低廉,得以推行,纸才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如今还是战国,造纸术都没有被发明出来,更不要说适合书写的纸了。竹简、木简是记录文字的主要载体,少量使用绢帛记录文字。竹简、木简颇为笨重,一牛车竹简能够记录的文字或许都没有两三本纸书的内容。

石慧有时候就想早期学术著作能用一个字说明绝不用两个字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全篇81章,不过5284字。《中庸》约13946字,《大学》约有6182字,《论语》约8474字,《孟子》约有14593字。不像后事书籍,动辄几十万,到了电子化时代就更多了。

嬴政学习的内容,都是石慧根据百家学说加上后世的思想亲自编纂。这些东西暂时不宜流传出去,为了方便嬴政阅读、保存和携带,石慧就做成了绢书。

石慧也尝试自己制作纸张,可惜纸是造出来了,但并不适合书写。或许他日弄几个墨家高手能够改进她书中的造纸方法,让适合书写的纸提前出现。

此事暂且不提,现在小嬴政就看着面前的一垒绢书发愁:“娘,为什么孩儿要学百家之言,而非择一学之?”

周王室没落,各国征战不停,如今正值百家争鸣之时,各派大家纷纷游走六国,想要推行自己门派的学说和治国之道。百家学说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矛盾之处。

嬴政看前一本儒家后一本法家,两者看待问题有许多相互矛盾,便苦恼不已。脑海中仿佛两个小人在打架,谁都有道理,又好像谁都没有道理。

“你若要成为学派大家,自然是择选其一入门。但是政儿,你未来是要做秦王的人,这就注定你不能只推崇一家之说。”石慧微笑道,“娘要你读百家之书,并不需要你精通任一学派,而是他日面对这些学派的学者,你至少能够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其中又有谁说的好,谁有才华,谁是徒有虚表。”

“可是,娘你不是说我们大秦推崇法家才会走向强盛吗?为什么还要学其他学说?”嬴政好奇道。

“不同的学说适用于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情,推崇法家确实让大秦走向了强盛。可是刚过易折,治国之道亦是如此。一味推行强法,一旦超过某个度,就会走向灭亡。”

战国虽然以秦国一统天下终结,可是大秦帝国这个庞然大物也不过存在了区区十五年。既然这个世界的未来是可以改变的,石慧希望大秦的国运也可以改变。

不仅因为嬴政现在是她的儿子,更因为每次改朝换代,百姓都少不得生灵涂炭。任何一个有远见有道德底线的人都不会喜欢看到战争。

“那如果不以法家治国,又当采用那家学说呢?”嬴政追问道。

“理想的治国之策当是外儒内法,以儒家教化百姓,明了何为礼义廉耻;以法家治理朝政,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君王士大夫的权利在百姓之上,但是法制不该凌驾百姓之上。否则久而久之,容易官逼民反。就算不能完全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必须约束贵族和士大夫行为。”

“既然治国之策以儒家、法家为主,为何又要学习其他学派的东西?”

“秦国若要一统天下,就少不了征伐,此当以兵家之法。又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那么农家能够提高粮食产出,岂非大善?再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墨家的技能于战事亦是大有裨益否?”

“农家和墨家竟然也有用出吗?”嬴政低头沉思道。

“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许多人看不上农家,却不知道农家颇有大用。上至君王下至庶民,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若是有人能够让一个人种出现在两个人才能种出来的粮食,当如何?”

嬴政有些激动道:“若是如此,大秦的就能有更多的人打仗,建立更多的军队。”

石慧点了点头:“至于墨家,政儿可记得前几日与你说的《墨子公输》中《止楚攻宋》的故事?”

《止楚攻宋》说的是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云梯攻打宋国。墨子知道后跑去劝说楚王和公输般,先以礼相劝,后以墨家攻城之法与公输般模拟攻城之术。公输般败退,楚国因而打消了攻打宋国的主意。

嬴政点了点头:“公输家的机关术和墨家的守城之法都很厉害!娘,那么除却这几家,别的学派有什么优势呢?”

“这就要你自己去学习发现了!不仅如此,就是娘与你说的东西,你也要多加思考,唯有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方能够灵活应用。”